Board logo

标题: [心情随笔] 皮格马利翁 [打印本页]

作者: Perfume    时间: 2014-11-23 08:05     标题: 皮格马利翁

      大学的时候主修的心理学,虽然现在工作中应用得不多了,但心理学知识还是让我获益匪浅。今天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关于它的具体定义,还有皮格马利翁这个名字的由来,大家都可以参考百度百科。链接我就不贴了,请大家自行百度之。

      不过我今天要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on)所做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说起。他们先选择了一所中低阶层社区的公立学校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让学校学生进行了一项所谓的智力测验(The Harvard Test of Inflected Acquisition)。他们宣称测验不仅能测出学生们的智商,还能够判断出他们在未来一年的成长情况。之后,他们就交给老师们一份“超常”学生的名单,老师们深信不疑。一年之后,“超常”学生的智商平均增长12点,而其他学生平均增长8点,两者差异显著。但关键的地方来了,这份名单根本就是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随机选择的,他们的智力测验也是为了心理学实验而编造出来的。所以从一开始,这些“超常”学生跟其他学生是一模一样的!可最后老师们不仅认为“超常”学生们更聪明,还认为他们更懂事,更具有好奇心,更加友善,在未来成功几率更大。

      这就是有心理学实验支撑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用中国通俗的话语解释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实验中,学生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完全是因为老师们在心里就预先认为这些学生是“超常”的,所以给予他们更多关注,更多耐心,而恰恰正是这些,让学生们表现得更为优异。

      根据这个效应再来看看我们的教育,会感到很后怕。好的老师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会让自己认为学生们都是人才,都是好孩子,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关心;可是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们都不成材,都故意和他作对,并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她的学生,从而产生负面效应。其实比老师更有影响力的家长,在脑海里是怎么看待自己孩子的,就更关键了。因为家长和孩子一起相处的时间会更长,并且也包含很多细枝末节的沟通和交流。如果掌握得当的话,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不断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提示,潜移默化之中就能让孩子成为自己预想的那样。而若是因为工作烦躁,或是心情不佳,或者就是不那么重视孩子,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会说一些负面的话,比如,傻、笨、废物、弱智等等,那孩子也确确实实会往那样的方向发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大人其实也会有效果的。如果你希望你的妻子温柔体贴,你可以想象妻子是那样的状态,并对她日常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反馈。如果你想要男友更加健壮,也可以试想一下他那样的状态,并持续的鼓励他朝那个方向发展。在职场当中,对上司、下属、同事都可以使用这个技巧,渐渐地让他们成为你希望的样子。当然,这个效应必须建立在合理的想象之上,太离谱的想象也是不可能成真的。

      最后要分享的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最强有力的一个用途,就是通过自我催眠,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来提升自己。这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实际上非常简单。我们都见过自信的人,可他/她的自信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这件事,可以把事情做好。而他们之所以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是因为脑海中能够浮现出自己做好这件事的每个步骤。体操运动员在做动作之前,都能够预想一遍整个套路,并且想象自己完美的达成了每个细节。若是因为准备不足而无法生成想象,或是因为过于紧张而脑子一片空白,那结果多半不甚理想。现在我工作之前,都会预想一遍自己做得很好,很成功的画面,要是有什么地方想象不出,那就有针对性的多做准备,而实际的效果很理想。不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让别人对你产生良性的预期。光是自己认为自己行还不够,如果周围人都认为你能行,那产生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很大了。所以在工作中,我尽可能让别人产生靠谱、可靠的感觉,从而让他们对我产生积极的预期,帮助我取得成功。我想这可能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气场吧,其实一个人的气场,就是你使别人对你产生的预期。所以气场弱的人,别人会觉得,这事儿交给他能行么?她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么?而一个气场强的人,则会让人对他/她有更多信心,自然也会有好的预期。

      希望这则小小的分享能够让大家获益,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 本帖最后由 Perfume 于 2014-11-23 09:56 编辑 ]
作者: 骑天使的恶魔    时间: 2014-11-23 10:02

一般的说教类帖子我是不看的,但我觉得这贴子非常有用,符合人的心理和反应,能潜意识地提高人的自信,增强人的动力。
作者: 骑天使的恶魔    时间: 2014-11-23 10:05

正想回复,就被臭丫头锁了,害的我又来回复一次,唉,看来是前世欠了你的呀,,,看来就像这帖子说的,我心里就这么认为了。
作者: Perfume    时间: 2014-11-23 10:44

引用:
原帖由 qtsdem 于 2014-11-23 10:02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885864&ptid=9250701][/bbs]
一般的说教类帖子我是不看的,但我觉得这贴子非常有用,符合人的心理和反应,能潜意识地提高人的自信,增强人的动力。
多谢qtsdem大哥捧场~ 其实能产生多少作用倒在其次,我主要希望能够减少人们不经意间对其他人产生的伤害。像是在气头上说的一些话,“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没用的废物”,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平日里的一些担心、猜忌,时间久了,也可能因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而成真。
作者: 骑天使的恶魔    时间: 2014-11-23 12:44

引用:
原帖由 Perfume 于 2014-11-23 10:44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886208&ptid=9250701][/bbs]
多谢qtsdem大哥捧场~ 其实能产生多少作用倒在其次,我主要希望能够减少人们不经意间对其他人产生的伤害。像是在气头上说的一些话,“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没用的废物”,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平日里的 ...
这倒是真的,这是这个效应所体现的两个相反的作用,简单说,就是我们不但要利用它的正面作用,还要注意和防止它的反面作用。
作者: Perfume    时间: 2014-11-23 13:52

引用:
原帖由 qtsdem 于 2014-11-23 12:44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887394&ptid=9250701][/bbs]

这倒是真的,这是这个效应所体现的两个相反的作用,简单说,就是我们不但要利用它的正面作用,还要注意和防止它的反面作用。
正解~ 相信qtsdem大哥掌握了这个效应之后,工作生活会顺风顺水的~
作者: 小草之星    时间: 2014-11-24 01:34

引用:
原帖由 Perfume 于 2014-11-23 10:44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886208&ptid=9250701][/bbs]

多谢qtsdem大哥捧场~ 其实能产生多少作用倒在其次,我主要希望能够减少人们不经意间对其他人产生的伤害。像是在气头上说的一些话,“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没用的废物”,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平日里的 ...
按照此理论的话反向应用,诅咒也是很管用的了。阿Q才是得道高人了。
作者: 暗黑无常    时间: 2014-11-24 21:12

貌似有点儿道理,这是在主观意识里面的改变,兄弟,你这个说的是佛法啊...
佛法无边,一切如是!
作者: Perfume    时间: 2014-11-24 22:23

引用:
原帖由 arthangle 于 2014-11-24 21:12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02284&ptid=9250701][/bbs]
貌似有点儿道理,这是在主观意识里面的改变,兄弟,你这个说的是佛法啊...
佛法无边,一切如是!
牛啊~ 跟佛法都联系起来了,瞬间感觉很有禅意~
作者: 五星客服    时间: 2014-11-25 02:56

其实这个事情每个人应该都有相应的对照,拿自己来说吧,小时候可不是什么好学生,记忆深刻的是一次换了班主任,自己想做好,得到更多的关注,可新班主任更看重成绩,来了以后就把学生划分了几个档,时间长了,越好的越好,越差的越差,正如楼主所说,还好有家长的支持,把一切不可能的事情让孩子觉得都是可能的,到后来造就了现在的我,虽说称不上成功,但在同学眼里总是觉得很神奇,为什么一个整天什么都不学的人,到最后比他们要好,其实都是自己对自己的催眠,事情摆在眼前,你觉得你可以,就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慢慢的你会离你的最终目的越来越近!
所谓自信其实就是长时间的自我培养,自我催眠造成的!
我记得还有一件事是大学时同学们在一起聊的,自信分为两种,一是自己有足够的学识,二是自己根本什么都不会,所谓无知者无畏,但就算是第二种也不是不好,至少当碰了一鼻子灰后,可以找到方向~
转到社会后,这种方法平时是很受用的,反而对上司稍微有些难度,对下属的话,可以的给予合理暗示,还是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报的~
作者: 表情    时间: 2014-11-25 12:48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但同时又是一门相当实用而且极具价值的学问,其实只要还有人类的存在,无论方方面面都与心理学有着很大的联系···
作者: 暗黑无常    时间: 2014-11-25 14:02

引用:
原帖由 lstar 于 2014-11-25 02:56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05413&ptid=9250701][/bbs]
其实这个事情每个人应该都有相应的对照,拿自己来说吧,小时候可不是什么好学生,记忆深刻的是一次换了班主任,自己想做好,得到更多的关注,可新班主任更看重成绩,来了以后就把学生划分了几个档,时间长了,越好的 ...
*****五星客服,10086个赞..
正确的心理暗示对于一个有自控能力的人而言会是正面的,但是如果是反叛心理,有可能是得到一个负面的结果。
这也就是佛家所言之:信则有,不信则无。
作者: huangminxin32    时间: 2014-11-25 15:02

这是传说中的心理暗示吗?
作者: wxs2010    时间: 2014-11-25 15:26

这么长我居然看完了,感觉楼主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像是,朗达·拜恩的那本《秘密》一样任何让你感觉美好的东西,总是会为你引来更多美好,越是自信的人就越是有自信。
作者: 表情    时间: 2014-11-25 15:45

引用:
原帖由 huangminxin32 于 2014-11-25 15:02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09750&ptid=9250701][/bbs]
这是传说中的心理暗示吗?
其实心里暗示没有那么神奇或者说恐怖,心理暗示分很多种的,语言暗示,环境暗示等等等等不胜枚举,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去游乐场里的鬼屋,这个就是最直接的环境暗示,通过熄灭灯光,播放音效以及场景布置来暗示“恐怖”的含义,让你觉得非常害怕。把这个例子往深层次延伸实际上就是通过环境布置诱发人们的自我心理暗示,所谓自我心理暗示简单地说就是:你走夜路老觉得身后有人!这其实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自我心理暗示···
作者: Perfume    时间: 2014-11-26 09:53

引用:
原帖由 表情 于 2014-11-25 15:45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10240&ptid=9250701][/bbs]

其实心里暗示没有那么神奇或者说恐怖,心理暗示分很多种的,语言暗示,环境暗示等等等等不胜枚举,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去游乐场里的鬼屋,这个就是最直接的环境暗示,通过熄灭灯光,播放音效以及场景布 ...
还有一个例子跟咱们论坛的主题更有关系。
根据临床统计,百分之八九十的阳痿患者,其实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而不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
所以说,在性事方面,都应该给予对方积极反馈,他/她才能越做越好。
其实可能很快就射了,但跟男方说“怎么这么快就射了”,还是“你比昨天坚持的时间长了”,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男人其实很在意性能力,所以这方面的自信,也会影响到其他方方面面的自信。
所以最佳的性伴侣,并不一定是身材最好,技术最好的,而是能够让你越来越自信,懂得呵护男性“雄心”的红颜知己。
作者: 暗黑无常    时间: 2014-11-26 16:27

引用:
原帖由 Perfume 于 2014-11-26 09:53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17537&ptid=9250701][/bbs]

还有一个例子跟咱们论坛的主题更有关系。
根据临床统计,百分之八九十的阳痿患者,其实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而不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
所以说,在性事方面,都应该给予对方积极反馈,他/她才能越做越好。
其实可 ...
楼上正解。一个人的真正时间长短,跟对方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环境,跟当时的心情,身体状况都有关,但如果长期被觉得自己时间短,那真的会越来越短...
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个一个故事:以前,有个人他觉得自己病了。但是在医院检查不出什么问题,一切生理机能正常。但是他就是觉得自己病了,后来,他真的病了..

作者: Perfume    时间: 2014-11-27 11:06

引用:
原帖由 arthangle 于 2014-11-26 16:27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21054&ptid=9250701][/bbs]

楼上正解。一个人的真正时间长短,跟对方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环境,跟当时的心情,身体状况都有关,但如果长期被觉得自己时间短,那真的会越来越短...
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个一个故事:以前,有个人他觉得自己病 ...
嗯,确实有这样的事,所以我们寻求心理安慰,其实也会真的起到效果。
当然,前提是不能脱离实际,比如每天大鱼大肉,抽烟喝酒,不运动,还指望自己身体非常健康,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 柔福帝姬    时间: 2014-11-27 14:36

听说玉石经常佩戴,会变得更精美,是不是玉石也有暗示效应呢?
如果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会不会也变得更加漂亮一些?
赌博时心里喃喃自语道:“我要赢,赢!赢!赢!”会不会胜算多一点
作者: 表情    时间: 2014-11-27 17:50

引用:
原帖由 柔福帝姬 于 2014-11-27 14:36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30720&ptid=9250701][/bbs]
听说玉石经常佩戴,会变得更精美,是不是玉石也有暗示效应呢?
如果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会不会也变得更加漂亮一些?
赌博时心里喃喃自语道:“我要赢,赢!赢!赢!”会不会胜算多一点
十赌九骗,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在我看来你就是念叨一晚上的“我要赢”,除了引起自我暗示让大脑出现一些亢奋情绪之外没有半分用处
作者: 暗黑无常    时间: 2014-11-27 19:07

引用:
原帖由 柔福帝姬 于 2014-11-27 14:36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30720&ptid=9250701][/bbs]
听说玉石经常佩戴,会变得更精美,是不是玉石也有暗示效应呢?
如果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会不会也变得更加漂亮一些?
赌博时心里喃喃自语道:“我要赢,赢!赢!赢!”会不会胜算多一点
柔福老大,老衲觉得你说的是特异功能,可能跟心理暗示稍微有点不一样,哈哈
作者: 性不二    时间: 2014-11-28 12:05

红心加一。

重温了一遍,还是感觉获益匪浅。

但是,说一点个人意见,就是对上司,是要慎用的,切记!

能做上司的,没几个傻的,不知道倒罢了,知道了,明白过来了,那你就是死路一条。当然,遇见傻的可爱的上司,当我没说
作者: Perfume    时间: 2014-12-1 06:41

引用:
原帖由 hswhatsthat 于 2014-11-28 12:05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39667&ptid=9250701][/bbs]
红心加一。

重温了一遍,还是感觉获益匪浅。

但是,说一点个人意见,就是对上司,是要慎用的,切记!

能做上司的,没几个傻的,不知道倒罢了,知道了,明白过来了,那你就是死路一条。当然,遇见傻的可爱的 ...
可能是我没说清楚,跟上司的沟通策略是不一样的。
英文当中叫做Manage Upwards,而其中的关键是 Expectations Management,中文叫预期管理,说白了就是要操控上司对你的预期。

马云在央视的某次节目中提到过一个很好地例子。创业初期,他的名片上没有特别大的头衔,什么总经理,总监之类的,一概没有。他说:“你用这样的大头衔,人家就会对你产生期待。而如果你没法满足对方的期待,他就会对你失望。所以头衔很大会让你很被动。”所以跟上司相处,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是一个道理。不能把自己吹得太过,跟老板夸下海口,说自己二十四项全能,把工作放心的交给你吧~ 结果却没法达到老板的期待,这会让他对你产生负面的印象,于是就会有负面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相对的,如果这件事你能做到100分,那你让老板心中的期待值是80-85分。完成的时候呢,做到95、96分,就会让老板对你刮目相看,产生积极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而你自己下一次,还可以表现得更好,就能够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正循环了。

所以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应用在老板身上,不是心中默念“让老板对我更好一些”。毕竟人际沟通的第一步是彼此熟悉,然后在沟通中逐步建立信任。而在建立信任的过程当中,就需要进行预期管理。成功建立信任以后,可以跟老板说上话,甚至做朋友了,那就可以对他进行心理暗示了。
作者: 驻站神父    时间: 2014-12-2 19:56

这个主题帖的内容还是很有意义的,其实任何时候关键看自己,只要你还占在地球上,那么永远就不要看轻自己。至于职场之道人脉很重要,永远尊重你的每个小伙伴,胜过你的工作能力。方向对了,不怕轮子不跟随!
作者: cutegirlsex    时间: 2014-12-13 01:08

所以现在儿童教育有提倡赏识教育也是一样的心理学因素,不过有时候就是老师和家长的素质难以认识到这一点罢了
作者: jeromelsk    时间: 2014-12-13 11:36

朋友亲人之间做一些鼓励,少一些挑毛病,切忌,不要把缺点放大化……
作者: 长亭公子    时间: 2014-12-13 15:49

引用:
原帖由 Perfume 于 2014-12-1 06:41 发表 [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971208&ptid=9250701][/bbs]


可能是我没说清楚,跟上司的沟通策略是不一样的。
英文当中叫做Manage Upwards,而其中的关键是 Expectations Management,中文叫预期管理,说白了就是要操控上司对你的预期。

马云在央视的某次节目中提到过 ...
过去有人给我一个头衔叫财务总监,我还真不是管钱的料,更不是会计师,其实好象也没什么钱让我管,可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喜欢让我做空头财长,我感觉这会不会是公司万一垮台了要把我推出去做替罪羊的概念。
还有人给我一个头衔叫生物生态学专家,这是一个新名词,我自己也觉得挺新鲜的。在古代也许可以叫地理师,堪舆学家,也就是看风水之类的。我有的朋友是做保险的,我至少参与了几次保险公司成立选址的实践过程,当然,我的意见是选址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 :lol: :lol:
作者: sun6969    时间: 2014-12-14 14:46

谢谢楼主分享,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种效应的影响是存在的,不过不是百分之百会起作用。对每个人的影响程度会不同。




欢迎光临 SiS001! Board - [第一会所 关闭注册] (https://diyihuisu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