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俄国这回悬了

0

俄国这回悬了

从乌克兰局势恶化开始,西方与俄罗斯就一直较力。到俄国吞并克里米亚,双方矛盾激化,西方对俄展开全面经济制裁。2014年12月16日,卢布对美元一路丢盔卸甲地跌到80大关。俄国政府被迫饮鸩止渴,开始进行事实上的外汇管制。

  为何俄国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从春风得意到四面楚歌的大起大落呢?我认为主要是下面三个原因。

一、犯众怒。

  众所周知,从二战结束后,欧洲一直在争取一个“永恒的和平”。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再出现任何武力形式的领土争夺。偶有矛盾,笔墨官司解决。

  俄、乌两国有正式外交关系,俄罗斯在和乌克兰建交时也没对克里米亚的领土主权提出过异议。因此俄国这次直接吞并克里米亚这种无争议的他国领土,已然可以视作明目张胆的侵略行径。无论搬出什么理由,都是触碰了整个欧洲的大忌。

  英、法、德三国的不满已不必论。对那些和俄罗斯近在咫尺、对历史上苏联占领时期耿耿于怀的东欧小国而言,俄国此举更是晴天霹雳。其结果必定是使这些国家人人自危、一致对外,进而更加心甘情愿地为北约负弩前驱。

  而此次事件的最大苦主乌克兰呢?以前乌克兰还因为国内有不少俄裔,再加上历史渊源,一直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摇摆,这次俄国吞并克里米亚,双方可以说是彻底撕破了脸。从此“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就算最终俄罗斯和西方达成妥协,为照顾俄国颜面乌克兰没有加入北约,乌也会从此成为北约的一个最坚定的盟友。

二、时运衰。

  从世界大环境看,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还没有结束,总体趋势还是一片愁云惨雾。各主要经济体经济放缓,对能源需求也就相应减少。这对俄国这种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国家而言本就十分不利。结果屋漏偏逢连阴雨,页岩油这技术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会冒出来了。

  页岩油的出现无疑会对传统石油出口国造成冲击,但毕竟新技术成熟度有限,冲击也冲击不到哪里去。何况会从这项新技术中最先得到好处的还是美国。要是平时,以欧佩克那帮吃瓦片儿的窝囊废们的尿性,绝不敢跟美国当面锣对面鼓地强硬冲突。但此时正好俄国站了出来释放了一个“嘲讽”技能。

  对美国而言,为了达到制裁俄国这个大的战略目标,承受暂时的一点经济损失是可以接受的。况且你采或者不采它,页岩油就在那里,不来不去。现在不采等收拾完俄国以后也可以采啊。于是在美国的默许下,各主要石油出口国开始猛烈压低原油价格。进而一举破坏了俄国最大的财路。

三、自不济。

  俄国有一个很大的弱点:信用不好。

  没信用,别人自然对你缺乏信心。而在自由市场经济这个“天下大势”面前,这是致命的软肋。

  经济活动说到底是一种很主观的行为。西方再霸道、老美再豪横,也不可能直接指挥所有的经济活动参与者,有不计其数的金融手段和离岸交易方式此时并不受到严厉的监管。如果谁真的对俄国经济充满信心,此时完全可以将手头的可用资金完全兑换成卢布资产。这样将来等卢布回暖,就可大发其财。但大家不敢,因为根本没信心。

  就算将来卢布会回暖,天知道要等到啥时候。俄国政府要是再使点赖招变数还会更大。所以惹不起躲得起,不跟你玩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bf4600 +1 优秀主题! 2014-12-18 10:42
  • bf4600 金币 +63 感谢支持尽言楼! 2014-12-18 10:41

TOP

0
  说起来有时候还真是性格决定命运。现代工商业文明起源于欧美、现代世界金融体系和规则诞生于欧美,俄国这种靠打家劫舍发迹的半游牧文明本就不擅长商贸,民族性格里又没有“韬光养晦”这东西,没实力还不肯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蛮干结果以己之短击彼之长,被对手轻松吊打。

  何况大势对俄国不利。大家对俄国天然的不信任,不信任导致不看好、不看好导致做空、被做空之后愈发的不被信任和看好,恶性循环。最终的效果就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bf4600 金币 +10 认真回复,奖励! 2014-12-19 08:26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30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