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hui329] 【大明天下】(4-6章)

0
版主留言
karlguigui(2016-9-10 14:51): 红颜祸水咯
引用:
原帖由 aiyoubeipianle 于 2016-7-27 18:08 发表
中国在清朝不光丢掉了明朝,丢掉了尊严,丢掉了领土,还丢掉了文明,丢掉了自尊,唯一增加的就是奴性,清朝几百年,没有一次拿得出手的对外战争,对内战争也是一味的屠杀,反观明朝,就算是被认为最懒时期的万历年间 ...
明朝末年,遭遇小冰河时期,农业遭毁灭性打击,饥荒蔓延全国,李自成趁势而起,关外女真又连连作乱。祸不单行,瘟疫,地震,接连而来,对明朝国力造成重创。即便如此,当时的明朝中央政府,也把最精锐的军队放在了山海关,在国力空虚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加强山海关防线。但吴三桂,居然为了一个女人,把山海关大门敞开,带着几十万山海关精兵反过来打自己人!最后更是一马当先,南下消灭南明,疯狂屠杀江南汉人,以表对满清的忠心。明朝集全国之力打造的劲旅,最后居然成了杀死自己的屠刀,简直让人唏嘘!而吴三桂所谓的忠心,最后也落了个裁撤三藩,诛灭九族的下场。更严重的是,整个亚洲的命运在那一瞬间被彻底改写,中国在秦朝时期就能够造出远洋的巨船,而到了清朝,居然只剩下只能在近海航行的小渔船!吴三桂完全就是千古罪人!五千年找不出第二个!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karlguigui 金币 +17 认真回复,奖励! 2016-9-10 14:50

TOP

0
引用:
原帖由 hui329 于 2016-9-10 18:28 发表

明末的政局已经被东林党自己玩残了,每年的三饷从缙绅上根本收不上来,全都转嫁到农民身上,穷者益穷,所以乱民根本剿不完,辽东将门从李成梁开始就自成一体,成为一个庞大的军阀组织,自身利益高于一切,吴三桂有 ...
这里要纠正一下,李自成并没有不把吴三桂当一盘菜,反而是非常重视。《吴三桂纪略》:“贼(李自成)亦以关外各镇,吴兵最强,辇金珠彩币,声言招降犒赏。”《清史稿——吴三桂本传》:“自成胁襄以书招之,令通以银四万犒师,遣别将率二万人代三桂守关。”从中可以看出李自成对吴三桂的重视程度,不但让其父亲自招降,还送上大量珠宝,甚至许下“封侯之位”的承诺。若是不当盘菜,何必如此破费?如果李自成为了贪图吴三桂家产,又何必“辇金珠彩”“以银四万犒师”岂不是自相矛盾?而吴三桂反叛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因为李自成手下将军刘宗敏不顾李自成招降吴三桂的旨意,色令智昏抢了陈圆圆。而吴三桂在听闻此事之后,“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最后居然将两万守关将士杀得只剩几十人。送去如此之多的珠宝钱财,居然为了一个小妾就把山海关两万守关将士杀得只收几十人,连尚在京城的老父也不要了,就算是自己部下有错在先,如此胆大妄为,李自成还能容忍吴三桂吗?这才是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以吴三桂关宁铁骑为主力的辽东军成了灭亡南明的急先锋,战斗力爆表,疯狂屠杀自己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另外,辽东军政自成一体确实是有,在战乱的辽东,军政一体是必然,效率第一,否则下面的民众和待宰的羔羊没有任何区别。但并不是说把自己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如果是,在明朝灭亡的时候就可以举起绞贼的大旗联合清军了。因为当时的清军在明朝灭亡前后就多次劝降吴三桂,许以高官厚禄,说崇祯要杀你云云。
反过来说三饷,三饷虽然增加了农民负担,但绝没有达到倾家荡产的程度,其中辽饷只有每亩9厘。按明末的粮价折算,尚不足十斤稻谷,这在明末的亩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明朝一直执行藏富于民的国策,赋税非常之低。对明代经济全面考察的的第一人黄仁宇在查阅过《大明会典》之后,计算1572年浙江杭州府(全府约田地四百二十万亩)田赋的税率,得出结论是税率最高的仁和县约为全部农田的10.8%,最低的富阳县约为3.3%,全府平均6.7%。 然后又分析了1608年山西汾州府(全府约田地四百八十万亩)的田赋税率。得出结论是灵石县税率为12%,孝义县为5.5%,全府平均8.3%。计算其余各地赋税,最后得出明朝全国赋税不超过10%。 明帝国田赋的总收入大概在2600万石左右,按每石折合0.8两白银,那么,明帝国来自田赋的总收入大约在21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田地产量10%有2100万两白银的话,那么三饷的加派2100万两白银即使全部摊入土地,只是田地总产量的20%,仅从这方面看,绝非沉重得不可接受。而满清在顺治十八年到康熙二十四年期间,只有二千万人口和六百万顷的田地,还能征收2100万两和六百万石粮食的赋税,已经超过明帝国至少六千万人口和七百万顷田地的正常赋税,而到了乾隆十八年,更是到了3800万两,这还是所谓的“康乾盛世”,哪个赋税重?一目了然。这种正常赋税为什么造成严重的农民起义?这和政府及官员腐败脱不了干系,为数十万之众宗室的供养,藩王、权贵、宦官、勋臣占有大量土地并且享受免税政策,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又偷税漏税,地方行政官员胥吏营私舞弊,军队上军官们贪污浪费严重,这些负担全部转嫁到了农民身上。但真正压垮农民的,是明朝末年的天灾,全国进入小冰河时期,农业遭毁灭性打击,同时北方连年大干旱,瘟疫流行,农民无法完成纳税任务,只得逃亡,明帝国政府的赈灾措施由于官僚腐败没有发挥作用,绝望的农民只有造反起义。
明朝的历史被清朝篡改严重,有些要互相佐证才能得出结论。
PS:论坛不能直接回复,只能引用吗?

[ 本帖最后由 和谐兽 于 2016-9-12 12:4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微嗔 金币 +70 大家都是历史爱好者啊。 2016-9-12 12:47
  • 微嗔 +1 大家都是历史爱好者啊。 2016-9-12 12:47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9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