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架空历史] 士子风流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完本)

0
第七百五十章:无路可走

  杨廷和今日索性也是破罐子破摔,一阵痛骂,一连串抨击之词,从他口中毫不客气的喷出来,再配上他咬牙切齿的表情,任谁看了,都不免有几分激动。

  杨公怒了。

  百官们振奋精神,他们觉得不是没有机会。

  他难道还能把大家都杀了,还能要了所有人的命?

  一些死硬的旧党也个个露出狰狞之色,拼了!

  徐谦则是好整以暇,始终保持微笑,唾面自干的觉悟虽然没有,不过这个时候,他却能保持着胜利者的宽容姿态。

  杨廷和继续怒斥道:“天下有识之士,断然容不下你,你既然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届时天下处处烽烟,你即便是王莽,也有死无全尸之日。”

  徐谦叹了口气,道;“杨公说完了吗?”

  杨廷和凛然道:“说完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你不就是想要谋反吗?尽管来吧。”口里这样说,老谋深算的杨廷和却还是在试探,他想借此来试探,徐谦到底还有多少底牌,是不是已经完全稳住了外朝,又或者说,到底有多大的决心。

  虽然撕破了脸,可是杨廷和还是明白,徐谦对自己动了手,天下必定人心浮动,这是绝不可能幸免的事,那些被新政和新军冲击的旧士绅还有旧武官,对徐谦已经恨得咬牙切齿,对朝廷推行的所谓新军和新政制,也有天然的排斥。

  他们之所以还没有翻脸。无非是因为他们还抱有一丝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杨廷和。假若杨廷和当真有什么不测,这些人绝望之下,只要有人挑唆,那便是**。

  杨廷和的所谓大胆,关键就在这里,因为他可以猜测,徐谦除掉益王,动杨慎。做出一副抄家的姿态,是让自己彻底的绝望,希望自己妥协,而绝不可能是鱼死网破。

  他心里冷笑,似乎已经猜测出了这杀伐果断背后的勾当,因而才如此义正言辞,只要徐谦不敢对他动手。他岂不是想怎么破口大骂就如何破口大骂,只要自己还活着,就有机会翻盘,他不信,徐谦有真正鱼死网破的勇气。

  徐谦又是叹了口气,道;“忠奸二字。杨公何必要提,其实事到如今,你我都明白,你我之间,根本就没有忠奸。今日要争得,是这大明朝谁来做皇帝……”

  杨廷和冷笑:“谁来做皇帝。莫非不是中山王殿下?”

  徐谦道;“到了如今,你还要自欺欺人,你支持益王入宫代政,益王会甘心代政吗?你自称熟读经史,这经史之中,可有代政者善始善终的先例,既然没有先例,那么我要问,益王肯束手就擒吗?他不肯束手就擒,唯一的法子,就是杀人,无论是下毒还是宫变,中山王殿下必死无疑。”

  杨廷和默然,这一点他无从否认。

  徐谦声音高昂几分:“所以说,你我之间,你我之间只是各为其主,你又何必,非要往自己脸上粉饰,要往自己脸上贴金。是了,我差点忘了,杨公素来是喜欢贴金的,所谓贴金,无非就是欺世盗名而已,你主政时期,夸口什么中兴,说什么擒奸党,与民休息,这些,统统都是可笑之极,奸党是江彬,江彬固然是坏,可是这朝中,莫非就只有一个江彬?朝中多少大臣,收受冰敬碳敬,人家送来孝敬,莫非是当真尊你敬你?哼,无非就是搜刮民脂民膏,而后与朝中诸公共享而已,所谓的与民休息,其实就是残民害民,地方上的摊派,一年比一年要多,地方的官吏,横行不法,而这十几年,有多少的土地被豪强侵吞,工部堂官王洪,不过是个七品小官,从前家里的土地不过一百三十余亩,可是短短数年,便有良田万顷,这些土地,又是从哪里来的?”

  杨廷和道:“自是节俭起家。”

  徐谦笑了,一口涂抹直接吐在了杨廷和身上,道:“呸,节俭起家?节俭起家者,早就被逼的没有了活路,这世上,有的只是盘剥,有的只是敲骨剥皮,有的只是贪婪无度。”

  “胡言乱语。”

  徐谦又笑了,其实掌握舆论的读书人,最喜欢讲述就是所谓的田园美好,什么士绅向善,什么仁义礼信,这些都不过是欺骗。人自然会有好坏,士绅和地主也会有好坏,好地主勤劳持家,积攒银钱,购买土地,一辈子下来,能买地五百亩,而坏地主疯狂盘剥,欺男霸女,勾结官府,霸占良善人家的土地,又诱人聚赌,放出高利贷,最后再用各种手段,拿着驴打滚足以让人绝望的借条侵吞你的土地,他们一辈子,可以弄来的土地,绝对是好地主的十倍,你一辈子辛辛苦苦是五百亩,他一辈子就是五千亩,你是小地主,他就是大地主,大地主们有了资本,实力就更雄厚,遇到荒年,抵抗力更强,而小地主土地不多,偶尔还要行善,可是一旦遇到小小的家变,就可能沦为赤贫,最后倾家荡产。

  坏地主侵吞一亩土地的成本,可能只需要三两银子,他们会和官吏勾结一起,使用各种手段,疯狂的劫掠土地。可是好地主想要购买一亩土地,花费却是二十两、三十两,坏地主的土地越来越多,更加贪婪无度,最后富甲天下,而好地主永远都只是中小地主,一旦遇到一点变故,就是破产。

  这就是所谓劣币淘汰良币,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土地被坏地主侵吞,坏地主们**无穷,而好地主逐渐破产,沦为贫户、佃户。

  所以人有好坏之分,可是阶级没有好坏之分,就好像先秦之前的所谓奴隶主,无论他们再如何高尚,再如何饱读诗书,再如何是什么道德君子,可是奴隶主就是奴隶主,他们谈吐优雅的背后,是无数奴隶的血汗,他们知书达理,也改变不了他们吃人,而某些无耻文人,无论他们吹嘘的再如何,事实就是事实,乡间所见的,并没有什么良善人家,有的只是一群土豪,一群劣绅,一群吃人血肉的野兽。

  徐谦冷笑连连:“你说的那些节俭起家的良善士绅都做了什么?你当政这些年,两京十三省,有多少流民,有多少无地可耕,无粮可吃,无衣可穿的流荡百姓,又有多少人饿的不得卖儿卖女,就说浙江嘉兴府,那儿是不是鱼米之乡,可是数年之前,那儿只有周王陆杨四家士绅,他们的土地,占了府县土地的三成,而数十万百姓,有多少人食不果腹,有多少人半年的干饭半年的稀粥,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成为流民,四处流窜,最后饿死在路途上,这样的首善之地,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更加不堪了,你所谓的主政,所谓的中兴,不过是一群所谓良善士绅的盛世,和寻常百姓何干,今日我和你费这些口舌,就是要告诉你,今日我在这里,你我之间没有忠奸,有的只是你死我活,你活,十万商贾就活不下去,百万的直浙百姓就活不下去。我活着,就要清除你们这些毒瘤,将你们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徐谦的脸上,已是杀气重重,他冷笑:“你以为我不敢,以为不敢拿你如何,是不是因为,你认为,在你的背后,有这么多的士绅,有这么多读书人,我会害怕除掉你之后,会惹来天下不安吗?你错了,大错特错,天下动荡,也比这半死不活的好,到了如今,宁愿天下大乱,我也要让你们活不下去,让你们永世不得超生。”

  徐谦的目光,冷冷的看了殿中百官一眼:“我既然敢动益王,就没什么人不敢动。”

  杨廷和气昏了,大笑:“好,好,拿就动吧。”他大喝一声:“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话说,诸公,除贼!”

  一声大吼,一些死硬的王党份子们也就不客气了,大明朝的官员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说动手就动手,一个个张牙舞爪,朝徐谦冲去。

  杨廷和也不客气,反正退无可退,也没什么可说的,抄起手里的茶盏,就要往徐谦的头上砸。

  王氏吓了一跳,她显然没有看过这样的阵仗,也不曾想到,这些大臣,居然个个像撒泼的市井无赖,几个太监吓得连忙到了王氏身边,有人搀她起来,道:“娘娘快走。”

  “走?”方才还是吓得面如土色的王氏呆了一下。

  走到哪里去,这里是慈宁宫,是王氏的地盘,她还能去哪里?

  她也冷笑,冷笑之中,带着狰狞。

  这个本来就不太好招惹的太皇太后,此时当真是怒了。

  她甩开身边的太监,厉声喝道:“方才徐谦不是说了吗?都没有路走了,无路可走,还走个什么?”

TOP

0
第七百五十一章:尘埃落定

  王氏说罢,大喝一声:“来人!”

  王氏的坚决态度,倒是唬住了不少人,一队队早已预备好的校尉蜂拥而入。

  徐谦躲过杨廷和砸来的茶盏,不客气的道:“将这些反贼,统统拿下!”

  校尉们很不客气的动手了。

  那些捋起了袖子的百官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秀才遇上兵、有理讲不清,虽然他们未必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

  可是一旦动了校尉,情势就很快的压住,数个校尉拿住了几个领头闹事之人,其中一个就是杨廷和。

  杨廷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狼狈,此时羞愤难当,他何曾料到,自己也会成为阶下囚,杨廷和旋即大笑:“好,好,且看你如何收场!”

  徐谦看了王氏一眼,王氏朝他点点头。

  徐谦直接上前,揪住他的领子,道:“现在就看看你如何收场吧,你密谋毒杀天子,可是确有其事?”

  杨廷和镇定自若,道:“欲加之罪。”

  徐谦笑了:“杨公,你已经老了,你做的那点事,再如何不露痕迹,可是终究,也不过是可笑的雕虫小技罢了。来人,将他押下去。”

  慈宁宫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只留下了王氏和徐谦。

  王氏看了徐谦一眼:“杀了益王,拿住了杨公,可是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徐谦道:“自是捉拿他们的党羽。”

  “之后呢?”王氏道。

  徐谦道:“娘娘想说的是?”

  王氏嘘口气:“诛了杨廷和,天下大乱当如何?”

  徐谦正色道:“先除了再说,先扫清了京师,再做其他打算。”

  徐谦态度坚决,这是有前车之鉴可循的,宋时的新旧党之争,你方唱罢我登场,说白了,其实就是斗争还不够激烈,眼下这个时候,徐谦既然已经动了手,就没有回头的可能。

  王氏道:“可是天下乱了,又有什么好处?”

  徐谦道:“天下不会乱!”

  王氏诧异道:“是吗?徐卿当真有把握?”

  徐谦道:“微臣有这个把握。”

  听了徐谦的话,王氏呼了口气,淡淡道:“你放心去办事吧,哀家老了,哎,中山王要尽快登基,陛下的丧事,也不容有失。”

  徐谦点点头:“微臣告退。”

  王氏突然想起了什么,道:“近来宫里的事多,倒是耽误了红秀的婚事,这天女的婚事,耽误不得啊,是了,徐爱卿,你看,这公主下嫁给谁家才好。”

  徐谦愣了一下,明白了什么,其实事到如今,大家已是一条线的蚂蚱了,有王氏就有徐谦,有徐谦王氏和中山王曰子才能过的舒坦,现在不过是希望大家更加紧密而已。

  徐谦老脸一红,原本想扭捏几下,不过旋即一想,这种事有什么好扭捏的,这玩意就好像通歼一样,都已经勾搭到了一起,再装糊涂,那就太没意思了,徐谦道:“娘娘,其实微臣觉得,下嫁给微臣,也是蛮好。”

  王氏原本还想把这意思说出来,然后在劝说徐谦一下,徐谦少不得要客套几句,说什么微臣才疏学浅,微臣家有贤妻,不敢如何如何,不过这家伙倒也痛快,王氏不由哑然失笑:“嗯,去吧。”

  所谓的去,其实就是干活去了。

  这宫里头还有最后一件事没有办完,当然要加紧去办妥当才好。

  在宫中一处偏殿里,衣冠散乱的杨廷和盘膝坐定,他闭着眼,根本不去看眼前的徐谦。

  徐谦坐在他的对面,冷冷打量杨廷和,突然问:“正德驾崩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正德皇帝会突然驾崩,于情于理,许多事都说不通,你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千万不要跟我说,这和你没有关系?”

  杨廷和不理他。

  徐谦又道:“张显一个术士,若是背后没有人支持,他断然不敢轻易对陛下下此毒手,他必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若是没有人支持,就算他能够成功,没有人怀疑是他毒杀了天子,可是他也必死无疑,除非,有人在陛下死后,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同时能够庇护他的安全,唯有这样,他才敢铤而走险。”

  杨廷和张目,喝道:“徐谦,到了如今,多说无益。”

  徐谦叹口气,道:“你说的对,多说无益,不知杨公,还有什么遗言吗?”

  杨廷和冷笑:“你杀了老夫,天下必定大乱。”

  徐谦笑了:“这却未必。”

  杨廷和森然看他一眼,道:“是吗?那么老夫倒要拭目以待了。”

  徐谦道:“只可惜杨公看不到那个时候了。”

  徐谦压低声音,慢悠悠的道:“要对付你那些所谓党羽,其实很是简单,无非就是借力打力而已,王莽新政,其实也可以试试。”

  说完这句话,徐谦站起来,不再看他,道:“杨公,再见了。哦,不对,是,永别了。”

  他走了出去,外头陆炳带着几个人按刀而立,在外头紧张的候着他。

  一见徐谦出来,陆炳连忙上前,道:“大人……”

  徐谦平淡的道:“送他上路吧。”

  陆炳点了点头。

  徐谦也不多言,施施然的踱步而去。

  王莽新政……

  殿中的杨廷和一下子不再关心自己的安危了,而是被这所谓的王莽新政四字骇了一跳,旋即他差点要跳起来,姓徐的,疯了!

  他这分明是找死,分明就是找死!

  杨廷和当然清楚,徐谦这是找死,王莽是怎么完蛋的?王莽失败了,徐谦居然敢去做,他难道不知道,这是必死无疑吗?

  可是……为何徐谦如此自信满满,莫非他认为,王莽做不成的事,他能做成?

  不,绝无可能!

  杨廷和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

  他这纵横数十年的老狐狸,又怎么可能理解呢,其实他自己不得不承认,他已经成了老而腐朽的人物,不是他实力不济,而在于这个世界,他已经看不清了。

  砰……殿门被撞开,陆炳带着几个校尉进来,面无表情的道:“卑下是来送杨公上路的。”

  ……………………………………………………………………………………………………………………………………………………………………………………………………………………………………

  大行皇帝的遗诏颁布,中山王朱载基为天子。

  紧接着,又是一道懿旨出来,益王与杨廷和勾结,图谋不轨,已经伏诛。

  这两道圣旨出来,第一道遗诏,让不少人欢欣鼓舞,嘉靖不是个好皇帝,而在这个民智较为开放的大明朝,显然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高兴,嘉靖终于死了,大家心里的大石已经落地。

  只是益王和杨廷和伏诛,却是吓唬住了所有人,所有人目瞪口呆,旋即,许多人勃然大怒。

  这是阴谋,这是歼贼诛杀了忠臣,朝廷之中,出了曹艹。

  国子监闹的最凶,消息一到,监生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砸,先将国子监砸了个稀巴烂,然后如潮水一样涌出来,要铲除歼佞。

  好在,锦衣卫和顺天府早有准备,一队队的锦衣卫带刀堵住了大门,一个个差役在附近巡守,捉拿一些翻墙而出的监生。

  百官还没有出宫,所以这个时候,也是群龙无首,所以也没闹什么大事。

  京师的情况,毕竟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有旧党,也是王党的巢穴之一,虽然王党的人数在读书人中并不占优,可是也足以抗衡,再加上京师的寻常百姓和商贾,则是王党的铁杆,一些贵族,更是和王党关系匪浅,所以,也不可能闹出什么大事,只要能稳住这些义愤填膺的读书人,就不会有什么大碍。

  而在五军营里,刘乾听到了消息,脸色顿时苍白,他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时机,动手的最好时机,是在杨廷和未死之前,他在外头一闹,宫里的人就不敢对杨廷和动手,而后再里应外合,不怕杨廷和不就范。

  可是现在呢,现在还要不要动手。

  他依旧还在犹豫,刘乾发现自己挺悲剧的,堂堂五军营的大头目,手掌这么多大军,原本是一个极大的威慑,结果人家压根没把他当一回事,早就把该办的事都办了。而现在,似乎也没有把自己当一回事。

  其实还是有人将他当一回事的,至少这个时候有人来拜访了,拜访的人很多,都是京师的一些重要王公,王成、张鹤龄兄弟还有其他公侯若干人。

  大家登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攀交情,大家在京师,关系错综复杂,可以说,满京师的贵族,其实都是亲戚,不是你的姐姐是我的嫂嫂,就是我的姑姑是你老母,毕竟贵族就这么多,大家都要婚娶,而贵族一向恪守着内部通婚的传统,自然而然,想不串联都不成。

  刘乾看着这些来人,也只能苦笑以对,他只能感叹,刘某人果然不是做大事的人啊。

TOP

0
第七百五十二章:安抚人心

  “刘老哥想来对徐部堂有些意见,不过这都是误会,其实呢,大家都是自己人,你想想看,徐部堂一家人都有爵位,会对不住自己吗?至于说编练新军,其实也不是刻意针对刘老兄,咱们的子弟可是直接荐入皇家学堂的,和那些平民子弟自然不同,皇家学堂里出来的,还怕将来没有好差使吗?你看那些二十多岁便任指挥任千户、佥事的,哪一个不是皇家学堂里出来的人。至于刘老哥的土地,其实也别怕,徐部堂说了,往后呢,要用土地来抵干股,具体的详情,兄弟一时也说不清楚,不过老兄放心,绝不会教大家吃亏。”

  张鹤龄滔滔不绝的在游说,嘴皮子都说干了,掰开手指头,一二三四五,将新政的各种好处说出来,又道:“其实徐部堂对刘老哥,是素来仰慕的紧的,他一直都跟咱们说,咱们这些人里头,多数都是酒囊饭袋,真正有本事能为朝廷效点力的,也只有刘老哥了,要不然刘老哥是五军营都指挥使,咱们却不是呢。从前的许多误会,就此算了。”

  王成脸se一板道:“老张,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做徐部堂和刘老兄有误会,什么时候的事,我怎的不知道?徐部堂和他有误会吗?你说有误会,那么我来问你,都有什么误会,徐部堂可曾对刘老兄有过微词,还是刘老哥对徐部堂做了什么苟且之事,没有嘛!既然没有,这误会从何说起。我记得,刘老兄娶儿媳的时候。徐部堂还拿了三千两银子随礼呢,有误会。还会随礼?”

  刘乾哭笑不得,只能一声不吭。

  魏国公世子一拍大腿:“是啊,压根就没有误会,哪里来的什么误会,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什么都不说,今夜徐部堂在家中设宴,你肯不肯去。我说实话,你不去我是不去的,徐部堂固然和我关系好,可毕竟你算起来还是我二舅,我是帮亲不帮理,肯定是站在二舅这边的,不过,二舅,毕竟是人家盛情相邀。咱们总得给他两分颜面,毕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是。”

  刘乾冷笑道:“哼,杨公有什么罪,益王有什么罪。为什么说杀就杀?”

  “这个……”大家傻眼了。

  刘乾道:“他的轿子,刘某人是宁死也不抬的,他要设宴。你们谁要去凑热闹,和老夫何干?你们休要多言。我意已决。”

  刘乾确实是打定了主意,接下来便出现在了徐府。因为方才那番话,显然是希望给自己立个牌坊,指望着别人给他多一点台阶,这就和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一个道理,脸皮厚算什么,吃这一行饭的,哪有脸皮不厚的道理。

  刘乾成了徐某人的座上宾,徐谦对他倒还客气,酒过三巡之后,便有小婢斟了醒酒茶来,同座的人打了个哈哈各自散去,有的是去茅房,有的是家中不宁,得回去面对河东狮吼,有的笑嘻嘻的说还没喝够,拉了几个又寻地方吃喝去了。

  堂中只有冉冉红烛摇曳,除了徐谦和刘乾,空无一人,徐谦呵呵一笑,道:“我的家小,大多都去了杭州,所以冷清一些。”

  话里有话,刘乾道:“徐部堂难道也怕?”

  徐谦叹口气,道:“当然怕,咱们这些人,说好听点,是王侯,说不好听点,拿就是刀头舔血,没有一刻安生啊,大明朝这么多王公,说是世袭罔替,可是又有几个,能够延续至今,太祖杀了一批,到了英宗时又是断子绝孙了一批,此后又是三三两两,隔三差五总会有人出事,若只是孑身一人倒也罢了,可是偏偏,家里有老有小,这一出错,就是一锅端,不易啊。”

  这番话,倒是触动了刘乾的心事,确实不易,就比如这一次,成了就是生,输了就是死,益王完蛋了,杨廷和也完蛋了,自己差点一头栽下去,也完蛋了。

  徐谦笑吟吟的道:“所以我害怕,可是你又何尝不害怕,有一句话叫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都不想挨刀子,怎么办?当然是一团和气,可是有些时候,又不能和气,我和杨廷和,太皇太后和益王,那都是不共戴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只不过,刘指挥和我不同,我们还没到这个份上,我们还有商量的余地,共存岂不是更好,何必要拔刀相向?刘指挥今ri肯来,拿就是给徐某面子,我已想好了,此次诛杨逆,刘指挥也是居功至伟,这功劳簿子上,少不了刘指挥一笔。”

  刘乾无言,这么大的一个杨党份子,才一会儿功夫,就成了徐党份子了。

  只是徐谦说得对,没必要分出个你死我活,还是安安稳稳过ri子要紧,前些时ri担惊受怕的过ri子,他是受够了。

  徐谦抿抿嘴,又道:“至于你担心的其他事,我到时自然会给你一个交代,你放心便是,其实谁也不想砸谁的饭碗,从今天开始,我向你保证,大家都可以安生的过ri子。”

  刘乾苦笑:“那么下官便拭目以待。”

  刘乾对徐谦的拉拢还算满意,虽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措施,不过诚意却是到了,有这个诚意就好办。

  况且现在大局已定,他固然想翻脸,可是师出无名,在政治上,又没有一个拿得出的人,此时,当然是乖乖就范为好。

  而徐谦稳住了五军营,虽然只是暂时稳住,却也算是一块心中大石落定。

  送走刘乾,徐谦并没有睡,而是在小厅里,和几个族人叙话。

  徐家这些人,已经渗透于京师各处,各自独当一面,平时很难聚在一起,今ri倒也算是难得。

  咳嗽一声,徐昌看了徐谦一眼,道:“事情定了吗?”。

  这个事情,当然是大局,徐谦笑吟吟的道:“杨党虽然没有肃清,不过兵权暂时掌在手里,有新军和勇士营,至于五军营和三千营,暂时也不敢轻举妄动,至少在这京畿,暂时不会出什么乱子。朝廷百官这边,虽然现在没有出声,可是绝大多数,暂时也不敢跳出来,声怕被人扣一个杨党的帽子,只是据闻有一些人,在给边镇的一些巡抚传递书信,却也要小心了。”

  两京十三省,其他的督抚都不可怕,唯独这宣府、大同、山西、辽东这四处巡抚最是小心,明朝所谓的十三省,并不包括宣府、大同、辽东,因为大明朝的概念里,这里并非是省一级的构建,只不过从前驻了总兵,此后,为了驻扎文官,以文抑武,所以出任这四地的文官大多是以巡抚的身份,这四镇的巡抚,几乎掌握了三十万大明jing兵,实力非同小可,若是平时,自然不必担心他们,可是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若是串联起来,借口朝中出了jian佞之类的理由南下‘勤王’,那就真要天下大乱不可了,至于其他十三省,多数也不是什么好鸟,只要有人肯站出来,依着他们现在的立场,肯定是求之不得的。

  徐谦淡淡道:“鱼死网破,应该还不至于,不过边镇的武官,也大多对我们印象不好,若是这四镇巡抚当真要闹事,还真要小心防范。现在是人心浮动,最重要的,还是稳住忍心。”

  徐昌点点头,笑道:“哎,想不到咱们会走到这一步。”旋即看向徐勇道:“我让你打听各省的消息,各省那边,有什么变化?”

  徐勇道:“直浙那边自不必说,至于其他各省,倒是都没有什么动静,似乎是在观望。”

  徐福道:“如意坊那边,已经聚财九千四百万两,都是发售的债券所得。”

  徐谦心里大致算了一下:“所以眼下最紧要的是,是如何安抚人心,哎,眼下的局面,和当初在杭州开新政一样,面临的都是一个问题,说穿了,其实就是怎么分好处的问题,现在那些旧党认为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才要闹,眼下唯一的法子,就是让人人都有好处,人人都能得到实惠,咱们在京师,已经杀了这么多人,也足以威慑了,眼下只要能安抚住人心,等时间过去,事情就好办了。”

  徐昌道:“那么你有什么法子?”

  徐谦沉吟道:“只是暂时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具体如何,却还要再看看,等中山王殿下登基之后再说罢,想来那些人,也都在盘算,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先让中山王殿下登了基,一切就名正言顺了。”

  徐昌苦笑:“眼下是刻不容缓啊,杀人的时候是痛快,可是要安抚人心,却是没有这么容易,你要杀人,爹能帮着你一把,可是你要安抚人心,你这做爹的,就实在没什么法子了。”

TOP

0
第七百五十三章:劝进

  其实事情如徐谦所言的要严重的多。

  他非常清楚现在之所以许多人还在缄默,只是因为暂时的群龙无首,因此不少人还在观望。

  可是一旦有人振臂一呼,那么所有人都会跳出来,跳出来的,不可能是几个文武官员,也不可能是一省的督抚,一旦闹将起来,就是天下大乱。

  徐谦并不会漠视他们的决心,正如自己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大开杀戒一个道理,兔子逼急了尚且还要咬人,更何况是这些统治了天下上千年的阶层。

  所以,眼下当务之急,是暂时不要触怒他们,不要挑动他们的神经,然后,尽力的安抚住他们。

  当然,眼下还是先筹备了嘉靖的葬礼和中山王的登基大典再说。

  徐谦在老爷子面前显得轻松,可是心里却也着实捏了一把汗,能否顺利度过,就看这几日了。

  他第二日,照常入宫觐见,和王氏讨论了陛下下葬的事宜,旋即又召集了廷议,当然,廷议表面上是内阁学士张孚敬主持,只是现在任谁都知道,徐谦虽未入阁,可是眼下主持政务的除了徐谦之外,再无其他人。张孚敬不过是嘉靖搬进京的一个小人物,纵然是内阁学士,可是既没有根基,况且嘉靖也已经驾崩,上头没人依靠,下头没人支持,其实就是个空架子。

  大家还是很现实的,势利眼是所有人的通病,管你是什么学士,手里无权。谁愿意搭理?

  便是张孚敬自己,其实也是这样想,他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处境,徐谦除掉益王和杨廷和的时候,他也在宫中,说句实在话,他被震撼到了,然后很明智的决定做一个缩头乌龟。缩头乌龟总比做冤大头要强得多。

  廷议一番讨论,确认了谥号之后,接着便是葬礼的规格,徐谦对这方面知道的不多,因此只有旁听的份,况且他心里的事多,觉得大致没什么问题。便没有再听大臣们絮叨,心里却还在琢磨着安抚人心的事。

  安抚人心,谈何容易,任何国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满足了这个人,就会得罪那个人。让这个阶层得到好处,势必另一阶层会不满,而许多事,本身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易。

  现在的情况,显然比在杭州那会儿要难得多,那时候,毕竟还有王法在,又得到了天子的支持,在一省之地。就算有人不满,也可以弹压下去,可现在呢,天子没了,自己当家作主,不满的人却是从前的百倍千倍,一个不好,就可能阴沟里翻船。

  不知不觉。到了正午,许多人口水说干了,徐谦看时候差不多,便道:“好了。诸公也是辛苦,今日就议到这里。”

  他说到这里,似乎醒悟了什么,不由看向张孚敬,无论如何,张孚敬好歹也是表面上的内阁大臣,是廷议的主持者,自己说散会,确实有点不太合适。

  张孚敬见徐谦朝自己看来,却也醒悟,忙道:“徐大人说的是,大家辛苦。”

  百官都是赶鸭子上架,本来就是迫于徐谦的淫威而来,实在不愿意和徐谦多待太久,巴不得早点散场的好。

  徐谦旋即吩咐记录的太监将廷议的记录送去太皇太后那里,让她过目,看看她有什么意见,抬腿也要走,张孚敬却是拉住他,神秘的道:“徐部堂,老夫有几句话想说。”

  徐谦点头,留了下来,那些太监倒也识趣,纷纷规避出去。

  张孚敬小心翼翼的看了左右无人,这才松口气,刻意压低声音道:“徐部堂有什么打算?”

  “什么什么打算?”徐谦反问。

  张孚敬嘘口气,道:“事到如今,已经不能走回头路了,眼下徐部堂众望所归,而老夫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中山王毕竟年幼,不能主政,莫非徐部堂没有打算吗?”

  徐谦警惕起来,淡淡道:“张大人的意思是?”

  张孚敬道:“其实杨廷和有一句话说的对,这中山王毕竟幼小,是该有人来代政,而眼下徐部堂岂不是最好的人选?”

  徐谦明白了,张孚敬这是想要从龙了。张孚敬的发迹,某种意义来说就是讨好了嘉靖,所以这个家伙,无论他人是好是坏,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在这方面,他是没有任何节操和原则的,他的原则就是谁的拳头大,他就往那边倒。

  现在分明是徐谦拳头比较大一些,控制了军马,又有新党党羽,虽然有人反对,可是这朝廷,再没有人能够与徐谦抗衡的人物。

  对张孚敬来说,这绝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徐谦接下来不出意外,肯定要入阁,无论是张孚敬做首辅还是徐谦做首辅,张孚敬都得乖乖的跟在后头做应声虫。

  可是如果徐谦代政那就不同,一旦代政,那么就相当于‘代天子’了,到时他依旧还是硕果仅存的阁臣,首辅舍他其谁?如此一来,他就正儿八经、名正言顺的成了首辅,上承代天子之命,署理天下政务。

  代君也是君,君的职能毕竟和首辅大臣不一样,徐谦做了代君,他才能做名正言顺的首辅大臣,假若徐谦还做臣,这首辅大臣的职能就肯定没有他的份。

  张孚敬说罢,眼红耳热的看着徐谦,说出这番话,委实大胆的很。可是他不得不说,他熬了大半辈子,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一展抱负,为的是得偿所愿,让他和徐谦为敌,他是不敢的,既然如此,那么索性还是从龙的好,这是一条终南捷径。

  徐谦听罢,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个世上,果然是有人就有江湖,有人就有心眼,每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利益自然不同,就如这位仁兄,这才多久,就图穷匕见了。

  徐谦必须表态,他冷哼一声:“简直是胡言乱语,我根本不明白张大人在说什么,往后这样的话,休要再提,张大人,你我都是朝廷命官,岂可有什么非分之想,张大人自重吧,告辞。”说罢,扬长而去。

  张孚敬看着徐谦的背影,不由苦笑。

  面对徐谦的指责,他倒是脸不红心不揣,似乎早料到会是如此收场。

  张孚敬到了内阁坐定,过不了多久,便有人寻上门来。

  来人叫唐文龙,和张孚敬一样,也是大礼仪时声援嘉靖的人物,如今也召入朝中,升任通政司左通政,他手里拿着一份奏疏过来,有差役见了他,也只道是哪里送来的紧急奏疏,这位左通政大人觉得事态紧急,所以亲自送来,因此也无人说什么,唐文龙进了张孚敬的公房,小心翼翼的将门窗关了,关切的道:“张大人,不知徐部堂怎么说?”

  这大明朝最没节操的,既非旧党也非王党,而是这群礼议党,他们本来就是靠这个起家的,换做别人,还会扭捏几下,这些人倒好,一个都不扭捏了。

  张孚敬向徐谦提起的这件事,早就和唐文龙商量好了,唐文龙心里记挂着这事,在通政使司衙门里坐卧不宁,一抽到空便跑了来。和张孚敬不同,唐文龙的野心不大,虽然这通政使司衙门不错,可是他更希望调任到部堂里去,最好能做一任尚书,可是凭他现在的出身和地位,这简直是痴心妄想,他之所以能升任通政使司,只是因为他在大礼议里押对了宝,可现在嘉靖都驾崩了,谁还记得他这份功劳,不将他撸下来就算不错,还想有非分之想?所以唐文龙这才下定决心,开始一场新一轮的投机。

  张孚敬拟了一份票倪,抬起头来,看了唐文龙一眼,随即道:“徐部堂狠狠斥责了老夫一番,说老夫说的这些话,望之不似人臣。”

  “还有呢?”唐文龙急切的问。

  张孚敬苦笑:“自然是拂袖而去。”

  唐文龙大喜,道:“我就知道,徐部堂心里热切着呢,他虽然断然回绝,说是斥责,不过并不严厉,不过是立个牌坊罢了,依我看,徐部堂的心里头,八成也是早已兴致勃勃了,只是这等事,怎么能说出来,有些事他不能说,不能去做,所以才需要别人代劳不是?奏疏我都已经想好了,咱们一起上书上去,先造出声势来,到时候张大人再去见太皇太后,游说一下,这事准能成,而徐部堂,也少不得要多谢你我。”

  张孚敬摇头:“你太急了,这事急不得,先等等看,我看徐部堂今日廷议心不在焉,想来是有心事,不过若老夫是他,也会是心事重重,毕竟现在天下还不太平呢,这个时候你我上书,这不是火上添油?等等看吧,过些时日再做计较。”

  唐文龙惭愧的道:“是,是,张公说的有道理,是下官孟浪了。”

  张孚敬看他一眼,道:“不过先造出声势也没有错,只是现在,不宜在官面上造,你懂吗?”

  唐文龙恍然大悟,道:“明白,这事交给我就成了。”

TOP

0
第七百五十四章:真正的敌人

  目送唐文龙离开。

  张孚敬的脸上浮出了一丝冷笑。

  他眯着眼,继续拟票,一天当值下来,回到府邸,因为是刚刚抵京,所以张孚敬的所住的宅邸很是简陋,他从前是个没油水的官,平时也是两袖清风的做派,里头的陈设就更加简单了,除了雇了两个轿夫,一个看门的老头,一个老妈子,宅里一个人都没有,至于家眷,倒是还在乡中,不便接来。

  张孚敬确实是个不讲究的人,清廉程度很高,比起此前的几任阁臣,很是难得。

  他前脚进了宅子,后脚看门的老仆便过来,道:“老爷,张大人来了。”

  张孚敬淡淡一笑,道:“人在哪里?”

  老仆道:“安排在了厅里。”

  张孚敬点头:“没什么人看到吧?”

  老仆道:“张大人是个很谨慎的人,来时也是乔装打扮,很是低调,这一路上小心翼翼,不会有什么大碍。”

  张孚敬点点头,道:“你去看着吧,若是有人拜访,就说老夫身体不适,已经歇下了。”

  老仆颌首点头,连忙去了。

  张孚敬快步进了厅子,旋即便看到有人背着手,在看厅中墙壁上的字画。

  此人便是兵部尚书张进用,自从杨廷和被诛,张进用就病了,‘病’的很重,而朝廷眼下也顾不上他,徐谦显然对他这病人也没多大的兴趣,没了杨廷和,收拾他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罢了。

  张进用的脸色明显不是很好。不过他此时兴致勃勃,似乎察觉到了动静。忍不住莞尔笑道:“这幅画,乃是张公的杰作?万里江山图。好图,好图。”

  张孚敬坐下,摆摆手道:“张大人来访,不知有何见教?”

  张进用叹口气,旋即在侧坐上坐下,道:“现如今是风雨飘摇啊,想当年,张公在京中观政之时,老夫也在京中。那时候,你我也算有几面之缘,只是不曾想,后来你我各自际遇不同,哎……”叹口气,张进用随即道:“张公送来的书信,下官已经看过了,今日前来,就是想听张公指教。”

  张孚敬不久前。确实给了张进用一封信,也正是因为这封信,张进用才‘起死回生’,眼巴巴的跑了来。

  张孚敬微笑:“杨廷和死了。张大人,只怕也要大祸将至吧,现在徐部堂没有功夫收拾你。可是这并不代表,等到他站稳了脚跟。再将你和杨廷和的那些党羽,铲除干净。老夫若是张大人。只怕就高兴不起来,徐部堂做事,向来不留后手,张大人,小心哪。”

  张进用脸色一变,他若是不担心这个,那就真是没心没肺了,谁都知道,自己是完了,乌纱帽保得住保不住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身家性命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两说。

  张进用冷冷看张孚敬:“怎么,张公是来取笑下官的吗?”。

  张孚敬笑了笑:“若是要取笑你,就不会将你请到这里来,况且落水狗,草莽痛打还有些意思,可是以老夫今时今日,会做这等自降身价的事?”

  张进用默然。

  张孚敬继续道:“老夫让你来,是想救你一命,不过想要活,还得自救,一切都看你自己了。”

  张进用突然觉得,这个看上去一眼就容易被人看穿的新任内阁大臣,竟是越来越让人猜不透了,他到底卖什么关子,又到底想要做什么?

  张孚敬平淡如水的道:“我这里,有一封奏疏,张大人若是想活,就抄录一封,明日递来内阁吧。”说话的功夫,一封奏疏从张孚敬的袖中抽了出来,旋即,直接抛到了张进用的手上。

  张进用很是狐疑,接过之后,连忙打开,只看了一眼,顿时面如土色。

  奏疏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天子年幼,不能署理政务,宜请贤明代政,郡王徐谦,为人勤恳,忠心耿耿,可以代政,宜召唤入宫,假天子而号天下,加封徐谦为摄政王,总揽天下军政。

  这封奏疏简直可以用粗浅来形容,不过里头说的事,却是非同小可,原本这个摄政王的位置,本是益王殿下的,可是如今,却是要让张进用去给徐谦抬轿子。张进用甚至开始怀疑,这压根就是徐谦指使张孚敬交代自己这样做,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野心。

  难怪这张孚敬口称能救自己一命,原来,他想自己给姓徐的提鞋倒也无妨,因为他确实想活,谁都有求生的**,张进用并不蠢。

  只是如此,就难免被人唾弃了,张进用心里乱成一团,而在这时候,他突然抬眸,看了一眼张孚敬,随即又低下头去看这份奏疏。

  不对……事情不该是这样。

  张进用发现了问题,发现在这个所谓奏疏背后的一个重大问题。

  徐谦整死益王的借口是什么?正是宗室不能摄政,无论徐谦本意是什么,可是至少,他高举的大旗就是如此,就好像文皇帝要造反,可是举得旗帜却是靖难一般,这是他们的牌坊,是他们的遮羞布。可是现在,徐部堂这么快就急不可耐的要取而代之,自己来做这摄政王,这可能吗?

  不可能!

  张进用几乎可以确认,因为这是很愚蠢的行为,怎么愚蠢呢。因为天下虽然稳住了京师,暂时控制住了京营,可是并不代表,徐谦的日子好过,现在的徐谦,就如坐在一堆干柴上,三大营内部,依然有人对他滋生不满。天下的清议,虽然被一些报纸混淆了是非,可是大多数人却对徐谦这样的行为带着愤怒,只是敢怒不敢言。边镇的巡抚,依旧也在观望,其他各省的地方官员,大多数对徐谦也不认可。

  在这种情况之下,徐谦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做摄政王。张进用几乎可以想见,在这暂时维持住的微妙平衡之中,徐谦一旦来做这摄政王,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就如干柴遇上了烈火,瞬时之间,星火便可成燎原之势。

  张进用固然和徐谦不对付,但是也知道,徐谦不蠢,他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况且太皇太后之所以如此全力支持徐谦,就在于要除掉益王,除掉益王又为了什么?自然是害怕大明朝出个摄政王,最后丢了自己亲孙儿的江山,也就是说,谁要做摄政王,谁就得倒霉,太皇太后就会不留余地的收拾谁。

  假若这封奏疏递上去,天下人都会怀疑,这是徐谦指使,既然是徐谦指使,那么接下来会如何?太皇太后必然对徐谦产生怀疑,而三大营也必定蠢蠢欲动,怒不可遏的读书人肯定要跳出来滋事,两京十三省,到边镇的四镇巡巡抚,只要有一个人振臂一呼,那么必定,会造成倒徐的局面。

  徐谦除非疯了,才会做这样的事。

  可是……张孚敬为何要让自己上这样的奏疏呢?

  张进用眯着眼,看着脸色平淡的张孚敬,一切都明白了,张孚敬不简单,他的野心,也不只于在徐谦之下讨饭吃,他要做第二个杨廷和,正如杨廷和那般,在嘉靖皇帝驾崩之后,在天下不满的时候,火中取栗,以内阁大臣的名义站出来,借用太皇太后对徐谦的怀疑,立即拉住太皇太后,同时联络那些早已蠢蠢欲动的力量,突然对徐谦动手,正如当年杨廷和铲除江彬一般除掉徐谦。只要除掉了徐谦,张孚敬的声望不管从前如何低下,无论他的出身有什么瑕疵,到时,他必定会成为百官拥戴人人敬仰的人物。

  这个人……好厉害的手段。

  张进用倒吸了口凉气,人家压根就没有出面,也没有站出来和徐谦为敌,而是‘好心’的给徐谦推一把,等到时机成熟,顿时便可以众望所归。

  张孚敬面对张进用的目光,依旧平淡如水,仿佛一切事都没有发生过,只是平淡的喝了口茶,道:“张大人给个准话吧,这件事,你办不办?”

  张进用对待张孚敬的态度一下子恭敬了许多,从前的时候,他瞧不起张孚敬,认为他连庶吉士出身都不是,认为他从前,不过是个小人物,完全是靠投机才有今日,可是现在,他竟是如对待杨廷和一般毕恭毕敬,这个人……很不好惹,而这个印象,已经深深的刻入了张进用的骨子里。

  张进用苦笑道:“下官尽力而为。”

  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张孚敬既然寻了他,就已经料定了他只能接受,因为他没有任何的选择,要嘛是被人整死,要嘛奋力一搏,显然,张进用也确实也试一试,这个游戏到了现在,似乎还没有结束,杨廷和的死并不是结束,只是个开始,因为姓徐的会发现,在他的面前,有一个更凶险的敌人,这个敌人在暗处,比毒蛇更加可怕,心思之缜密,手段之阴狠,更是常人难以项背。

TOP

0
第七百五十五章:收拾你

  整个朝廷,处在十分微妙状态,既是静谧无比,沉寂之中,又带着几分可怕的气氛。

  良辰吉日已经选定,嘉靖下葬,因为中山王太小,自然而然,这件事就交在了徐谦身上,徐谦一身疲倦,脚不沾地,好不容易忙碌完了,登基大典之事又落在了他的身上。

  只是这个时候,一封奏疏递进了内阁。

  张孚敬早料到这封奏疏会来,他选择张进用,是因为张进用没有退路,张进用早和徐谦闹翻,不可能向徐谦告密,除此之外,除了张进用之外,也有几封类似的奏疏,拿到了奏疏,张孚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廷议。

  专门讨论此事,这是一般小题大做的捷径,只有召开了廷议,才能引发讨论,才能惹人关注。

  当然,在廷议之前,张孚敬先去觐见了太皇太后。

  慈宁宫里,太皇太后并没有从嘉靖的驾崩中缓过劲来。无论在收拾杨廷和这件事上,太皇太后如何果断,可是女人终究还是女人。

  看着这个陌生的内阁大臣张孚敬,太皇太后略带几分疑惑。

  张孚敬入阁,其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而王氏在此之前,压根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物,一切,仿佛都是嘉靖皇帝的心血来潮,因为每一个阁臣都有一套程序要走,比如要先在翰林为庶吉士,之后呢,就要调入詹事府,这都是所有阁臣的必经之路。偏偏,张孚敬直接完成了从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到阁臣的跨越。

  王氏对张孚敬还算客气。淡淡道:“张卿何事见驾。”

  张孚敬笑吟吟的道:“娘娘,微臣在阁里发现了几封奏疏,觉得颇有道理,只是事情太大,还请要娘娘过目。”

  王氏点点头,有太监将张孚敬敬上的奏疏递到了王氏的手上。

  王氏看了奏疏,顿时蹙眉。

  徐谦要做摄政王?

  再看奏疏下的署名,有兵部尚书。还有两个言官,王氏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她不得不紧张,因为这绝对不是一个好苗头。事实上在王氏的心里,徐谦是稳打稳扎的入阁为首辅的,可是现在。这些奏疏是怎么来的,任何一封奏疏背后,都绝不会简单,莫不是……莫不是徐谦指使。

  假若如此,那就真正的棘手了,徐谦铲除了益王。口称是绝不能有摄政王,可是现在,徐谦想做摄政王?

  王氏忌惮起来,假若如此,那么徐谦这个人。就很不可信了,甚至可以说。这个人简直就是阴谋家,是曹操。

  王氏脸上却是看不出什么动静,淡淡的道:“你怎么看?”

  张孚敬道:“此举确实有利国家,有利社稷。”他有一句话没讲,对谁都有利,偏偏不利中山王。

  王氏的脸色阴沉下来,淡淡道:“是吗?哀家知道了,你退下吧。”

  张孚敬道:“只是不知娘娘以为如何?微臣已经召开廷议讨论了。”

  “廷议讨论……”王氏深深的看了张孚敬一眼,道:“张卿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张孚敬连忙惊讶道:“微臣不知娘娘……”

  王氏却是脸色阴沉,道:“你退下。”

  她现在不置可否,是因为许多关系没有捋清,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召开廷议也好,趁着这个廷议,正好先看看动静。

  与此同时,一个小太监飞快的溜了出去,连忙寻了黄锦。

  自嘉靖驾崩之后,黄锦明显比之从前苍老了不少,他听到太监的汇报,脸色骤然狰狞起来:“这姓张的,不简单哪,原以为他是咱们的人,原来竟是个小人,他这要把徐部堂往火坑里推。”

  小太监道:“所以奴婢觉得事情太大,觉得事有蹊跷,平时徐大人和黄祖宗对奴婢恩重如山,奴婢这才……”

  黄锦压压手:“这件事,咱家知道了,咱家要亲自去户部一趟,再不去,就来不及了。”

  事情的后果很严重,有的人或许看不出来,可是黄锦却看的出来,徐谦能够压住那些反对派,一方面是武力的威慑,另一方面是得到了宫中的支持,武力是暴力,专治各种不服,而宫中的支持则是大义和名份,两者之间缺一不可,一旦让王氏起疑,徐谦就彻底跛脚,这个时候反对派见缝插针,此时趁机捣乱,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就彻底完了。

  黄锦和徐谦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这一点已经不容置疑,因为黄锦深知,没有了嘉靖的自己,什么都不是,要想在宫中立足,就得借助徐谦,至于王氏,王氏身边,毕竟也有她信得过的太监,你死心塌地的跟着太皇太后,那些人会肯让你占着司礼监吗?

  黄锦没有迟疑,飞快出宫,抵达户部。

  徐谦也是刚刚到户部当值,屁股还没坐热,黄锦就已经来了。

  请了黄锦进来,黄锦原原本本将事情的经过报了上来。

  徐谦听了,也是大惊失色。忍不住道:“这个张孚敬,竟是想整死我。”

  黄锦不无忧虑的道:“只可惜还是迟了,娘娘都已经得知,这离间之计已经成功,而这消息一旦放出去,各地督抚会怎样想?太后离心离德,督抚们虎视眈眈,便是新党内部,只怕也要人心惶惶,徐大人,你若是不想个法子,只怕今后,就再无立锥之地了。”

  徐谦脸色变幻,这一招,真可谓毒辣,而那几封奏疏,确实是击中了徐谦的软肋,徐谦看似强大,但是绝不是没有弱点,只是这个弱点,被张孚敬看了出来,同时毫不犹豫的发起了致命的一击。

  这个人,显然是要借这个弱点,去完成他个人的野心,若是徐谦成了曹操,太皇太后必定要提防徐谦,那么这天下,谁可以做防范徐谦的棋子,当然是他这内阁大臣。百官们要反对徐谦,防止徐谦谋朝篡位,群龙无首,谁可以接替杨廷和,成为反对徐谦的旗手?自然还是他这个内阁大臣。各地的督抚,反对徐谦,反对新政,谁可以众望所归,还是他张孚敬。

  只是这么几封奏疏,整个京师的权利平衡,就彻底的打破,一个比之杨廷和更加强大的敌人,瞬间出现在了徐谦的面前。

  这个人,不简单,忍辱负重了这么久,在徐谦和杨廷和的斗争之中,一直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可是不曾想到,他突然跳了出来,摘了桃子。

  黄锦急的跺脚,道:“徐大人,就真没有办法了吗?据说廷议就要开了,一旦开了廷议,就要讨论,讨论之后,消息就要传出去,到了那时,只恐民怨沸腾,军心动摇,再加上宫中的疑心,徐大人,咱家说一句不当说的话,到时候,徐大人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徐谦恨恨道:“不收拾了这个张孚敬,老子不姓徐。”

  虽是如此说,徐谦却是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这个时候不冷静,反而是遂了别人的心愿,可是眼下,该怎么办?

  张孚敬此前默不作声,现在突然动手,显然也是瞻前顾后了很久,也显然认为,这是一招必杀,绝对没有化解的可能,这分明就是,不将徐谦整死不罢休。

  而这个敌人,却不可能像杨廷和一样对付的,对付杨廷和,是因为太皇太后的支持,占了大义的成分,可是现在自己若是直接去将张孚敬干掉,第一个不答应的,只怕就是太皇太后,这就坐实了自己是曹操无疑。

  不能动他,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麻烦,很难。

  他背着手,不免显得有几分焦躁,他来回在堂中来回踱步,沉吟许久,最后突然驻足,道:“黄公公以为呢?”

  黄锦道:“咱家现在心乱的很。”

  徐谦苦笑,你心乱了,我有何尝不是如此,突然被人在背后捅了一刀,换做是谁,只怕都冷静不下来。

  他坐下,思考片刻,道:“既然如此,那就浑水摸鱼吧,办法,也不是没有。”

  黄锦眼眸一亮:“徐大人有了主意?”

  徐谦叹道:“没有主意就是死路一条,想活,就得有主意,这姓张的如此狠辣,我若是不收拾了他,便不姓徐了。”

  徐谦冷静了下来,道:“黄公公,你且回宫吧,不要惹人怀疑,我这边,自然能化解。”

  黄锦将信将疑,再三嘱咐道:“徐大人要小心了。”

  送走黄锦,徐谦命了一个差役进来,道:“去将都察院的于世朱颜、张汤二人请来,除此之外,还有刑部尚书张子麟,礼部侍郎王芳,大理寺少卿……”

  徐谦连续点了十几个名字,最后道:“要快,半个时辰之内,让他们赶到这里,告诉他们,出了大事。”

  差役不敢迟疑,道:“小人这便去。”

TOP

0
第七百五十六章:谁是有德之人

  廷议是在正午举行。

  张孚敬十分鸡贼,他上午接到了奏疏,一面便决定在一个半时辰举行廷议,另一面,则是当机立断,去见太皇太后。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为了免得夜长梦多,时间是关键,虽然张孚敬自信自己已经胜券在握,可是也绝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

  与会的大臣,大多都饥肠辘辘,午饭都没吃呢,一听到消息,先是愕然,随即是觉得不可思议,再然后有不少人就愤怒了。

  愤怒是在所难免,徐谦想要做摄政王,这岂不是还要改朝换代,本来徐谦除了杨廷和和益王,就已是让人愤怒,而现在,则是让人愤怒到了极点。

  姓徐的果然已经图穷匕见了,果然是疯了。

  许多人赶到了崇文殿。

  大家起先是一言不发,旧党大臣们义愤填膺,而新党的大臣也觉得事出突然,因为此前,一点风声都没有,现在突然这种言论和奏疏,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徐部堂暗中授以的?

  奏疏是张进用递上去的,在新党看来,这可能是张进用是唯恐天下不乱。可是在旧党看来,最大的可能却是张进用得罪了徐谦,因此害怕了,害怕之后,自然不免想要求饶,结果徐谦授意他,让他递上这份奏疏。

  其实百官们怎么想无所谓,最重要的还是太皇太后还有天下人怎么想,太皇太后无论相信不相信旧党的解释。也必定会对徐谦提防,一旦提防。就不可能再全心全意的对徐谦给予支持,甚至可能,掉转枪口,扶持旧党。

  而天下人的想法就更复杂了,至少各省的督抚们就有了一个借口,有了借口之后,就可以勤王,不但如此。那些受新政影响的士绅,也必定会相信徐谦就是个曹操,所以也肯定要打着诛曹操的名义煽风点火。

  崇文殿里静谧的可怕,随后,张孚敬到了。

  他施然而来,面带几分微笑,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在从前的时候。这个内阁大臣可有可无,旧党们瞧不起他,新党则是忽视他,可是现在,他一下子变得万众瞩目了,许多人在猜测。这位内阁大臣怎样想,甚至不少旧党,对他的印象改观了不少,也生出了几分敬畏之心,因为谁都知道。在朝中,有资格来对抗徐谦的。也只有这位仅存的内阁大臣了。

  许多守旧的大臣,迫切的需要一面旗帜,一面和徐谦对抗的旗帜,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这个需求更加旺盛。

  张孚敬笑脸吟吟,让人很是看不透,他看了与会的诸位大臣一眼,淡淡的问:“徐部堂到了没有?”

  有人道:“张公,徐部堂还没有到。”

  张孚敬点点头。

  有人不忿的道:“他既然不来,那么索性就不必参加了,现在就开议吧。”

  张孚敬却是板着脸道:“不可,再等等。”

  这句话,让不少人有些失望,因为大家感觉到,张孚敬对徐谦又一种格外的敬重。

  正在这时,却有太监进来,道:“太皇太后娘娘驾到。”

  听到这消息,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意外,这么大的事,太皇太后坐得住吗?

  只是大家不曾想,来的不只是王氏,连张氏也来了,除此之外,竟然还有太后刘氏。

  宫中的三个女人一起到来,解释只有一个,这三个代表宫中利益的女人已经惊动,已经坐不住了,非要看个明白不可。

  众人全部起身,纷纷行礼。

  王氏冷若寒霜,不发一言。

  张氏倒还算得体,总算点了点头,不过这脸上,终究还是露出几分阴霾之色。

  刘太后则是小心翼翼,略感有些不太适应,这倒不是她没见过世面,毕竟从前只是个不值一钱的妃子,突然一下子就成了太后,估摸着还没有缓过劲来。

  王氏直截了当的道:“徐卿呢?”

  所有重要人物到了这里,第一句话就是问徐谦在哪里。

  张孚敬毕恭毕敬的道:“娘娘,徐部堂只怕还有公务在身,要迟一些才到。”口吻之中,带着几分为徐谦开解的意思。

  王氏点点头:“那就等吧。”沉默一下,又道:“兵部尚书张进用呢?”

  张进用离座,向王氏行礼,道:“微臣便是张进用。”

  王氏恨恨的看了他一眼,似要发作,似乎又忍住,故作慵懒的道:“哦。”

  张进用感觉自己悲剧了。因为他跪下行了礼,而他回答了太皇太后的问题之后,太皇太后只是一个哦字,这哦字是什么意思,只有天知道,不过很肯定的是,哦字的意思肯定不是让他免礼,既然没有免礼,你就得跪着,张进用长跪于地,头重重垂下,不敢吱声,其实他心里,却未必不是很欣慰,他和徐谦不共戴天,而今日所为,无非就是收拾徐谦,就算是玉石俱焚,他也在所不惜。更不必说,张孚敬还有承诺,徐谦只要垮了,张孚敬肯定要保住自己,而现在看太皇太后的态度,便可知这封奏疏对太皇太后的影响极大,若不是没有疑心,又怎么会参加这次廷议,若不是心里不高兴,又怎么会故意整自己。

  说白了,这就是借题发挥,另一重意义就是,对徐谦起了一丝防范,多半在太皇太后的心里,自己已经是徐谦的人了吧。

  太皇太后这点小动作,却是让所有人都看在了眼里,大家各有所思,似乎都在思考这小事的意义。

  紧接着,徐谦来了。

  徐谦确实是来迟了,他走了进来,看到太皇太后和太后都在,倒也不敢怠慢,连忙行礼,口称:“微臣徐谦来迟,还请娘娘恕罪。”

  王氏复杂的看了徐谦一眼,显然对徐谦,她的情绪有点转不过弯,不管怎么说,徐谦给她的印象一直都不错,而且有许多次,自己都受过徐谦的恩惠,本心上,王氏是十分相信徐谦的,毕竟自己的儿子,最信任的就是徐谦,自己的儿子遇难的时候,也是徐谦奋不顾身,前来救驾。

  若说这个时候,王氏还能相信谁,只怕除了自己那个弟弟王成之外,就只有徐谦了。

  只是偏偏,徐谦变得不可信起来,至少事实就摆在眼前,王氏想不怀疑都难。

  王氏原本想要敲打徐谦一下,不过看到了徐谦真真切切的站在了自己的面前,倒是软下心来,道:“起来吧,地上凉。”

  徐谦谢了恩典,起身在张孚敬的下座坐下,他看了张孚敬一眼,张孚敬讨好似的朝他笑了笑,徐谦也对他笑着点了点头。

  这种小动作,让所有人收入眼底,不过眼下大家都知道,正经事就要开始了,所以谁也没有吭声。

  王氏咳嗽一声,道:“人都来齐了?你们议你们的吧,不必理会哀家。”

  张孚敬站起身,道:“诸公,今日要开议的,乃是一份奏疏,老夫觉得事情重大,不敢专断,是以把大家请来,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商量。”

  张孚敬说罢,早有小太监将抄录好的十几份奏疏分发下去,给大家观看,不过其实在来之前,许多人就已经知道了奏疏的内容,现在只是走个过场,大家都装模作样的看了看。

  张孚敬随即道:“诸位觉得如何,其实嘛,老夫觉得,张大人的奏疏,有些话不是没有道理,天子即将登基,只是天子正处幼冲,年纪太小了,既然不能亲政,可是现在天下政务繁杂,若是无人辅政,却也是大大不妥。”

  他先是表态。

  一下子,群臣便闹将起来,有人跳出来道:“那么依张公看,谁可辅政?”

  张孚敬巧妙的打了个太极拳:“自是有德之人。”

  这有德之人简直就和放屁一样,说了等于没说。

  不过各人的理解不同,虽然张孚敬说的话是空气,可是却给人一种徐谦就是有德之人的感觉。

  太皇太后王氏一动不动的看着徐谦,而徐谦则是抿嘴闲坐一旁,不露声色,王氏见张孚敬都跳出来支持,心里咯噔一下,觉得事情不妙,却又不好发作,只得耐着性子。

  张孚敬此话一出,自是又有争议,礼部尚书跳出来,大喝道:“有德之人是谁,张公何不说清楚。是了,张进用口称徐谦可以摄政,那么老夫敢问,这个人是不是徐部堂,你们说清楚,有什么好扭扭捏捏的,该说的话你们不都说了吗?”说罢他气急败坏的看向徐谦,道:“徐部堂,你来说,你是不是有德之人?”

  面对这样的责问,徐谦淡淡的道:“我是人,但是有没有德,却还要诸公评判。”

  廷议嘛,本来就是空气对空气,徐谦总不能说自己无德,可也不能说自己有德,索性和张孚敬一样,继续打太极。

TOP

0
第七百五十七章:你完了

  “荒谬,依我看,徐部堂分明就是在顾左右而言他,那么老夫索性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些奏疏,是受谁的指使,不说清楚,老夫拼着乌纱帽不要,也要会一会徐部堂。”这礼部尚书跳出来不是没有道理,他是看出来了,太皇太后的立场现在和徐谦未必一致,徐谦除非谋朝篡位,绝对不敢将自己如何,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过一把忠臣的瘾。

  徐谦不回答了,因为他知道,回答和不回答都是一样,你回答了,别人说你是在辩解,你不回答,人家又要说你做贼心虚,现实中许多的事本来就是无解,靠嘴巴说话是没用的,既然无用,就索性不搭理。

  礼部尚书便是那此前老是和徐谦对着干的徐谦,此前还吃过徐谦的亏,这是新仇旧恨,只是现在徐谦不理他,让他一拳打在棉花上,他当徐谦是做贼心虚,于是慷慨陈词:“咱们这是大明朝,大明朝可有外姓摄政的道理吗?有些人到底存着什么心,先帝尸骨未寒,就上这样的奏疏,他想做什么?”

  本来太皇太后王氏听着连连点头,觉得这个陈新还是个忠义之士,谁晓得他说了一句大明朝可有外姓摄政的道理,却不由皱起眉头,怎么听着好像是说宗室就可以摄政?

  陈新愤怒的看向张孚敬:“张公,你是阁臣,你来说,这事儿,怎么个说法,不给个说法,只怕朝中不安。”

  张孚敬咳嗽两声:“陈大人切勿动怒,不是说了吗。既然有了奏疏,大家就来商量,商量一下,也无可厚非嘛,奏疏乃是张大人递进来的。你为何不听听张大人怎么说?”

  陈新跺脚:“这样的事,也是可以讨论的吗?那明日天子登基,廷议是不是还要讨论废黜天子?”

  这话厉害,陈大人战斗力惊人,简直到了众人汗颜的地步。

  而这句话,恰好击中了王氏的软肋,王氏不由自主的点头。

  陈新道:“好嘛,不是要廷议是不是?有本事,就弄出个摄政王来,要是真弄出来。老夫也不说了,先拿了老夫的人头给这位摄政王殿下祭旗吧,不过老夫有句话,有胆子你们就试一试,到时必定要传檄天下。让天下忠义之士。共同声讨,此例绝不可开,谁开了,谁就是误国误民,是不忠不义,至于这件事的指使之人,定要治罪,不知罪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安众心,这就是老夫的意思。你们议吧。”

  他抛下这句话,什么都不说,气冲冲的坐到一边去。一副舍得一身剐,皇帝老子拉下马的气魄。临末了,还不忘怒气冲冲的瞪了徐谦一眼,这显然告诉大家,老子的话,就是说给姓徐的听的。

  不少人意动了。

  之前大家不敢发言,是为了什么?是不敢开罪徐谦,可是现在陈大人跳了出来,让不少人激动,再看徐谦默不作声,胆气也都壮了起来。

  有人冷笑:“陈公说的不错,下官附议。”

  “下官也附议。”

  “是谁指使,敢做为何不敢当?”

  “谁要做乱臣贼子,也得有这命来做,若是当真出了个摄政王,老夫立即辞官,回到乡中去招募兵勇,打进京师来勤王,你们要破罐子破摔,老夫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徐大人,还是你说清楚好,这事你的益处最大,你不出来说个明白,难免让人猜忌。”

  一句句豪言壮语,一下子将廷议改为了批斗大会,而批斗的对象,当然成了徐谦。

  徐谦树立起来的威信,瞬间崩溃。

  更可怕的是,大家千夫所指,太皇太后的态度……

  徐谦现在能坐在这里,靠的不只是新党的支持,还有宫中的支持,以及平时积攒的威严,现如今新党内部生出不安,宫中态度也是模棱两可,威严崩塌,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征兆,今日有人在廷议里敢抨击,徐谦若是不敢反击,那么明日,就会有人揭发徐谦的不法,后天就会有人拿益王和杨廷和的死来做文章,大后天,所谓的十大罪状只怕就要出炉了。

  可是徐谦只是淡淡一笑,对此一笑置之。

  他不能说话,他若是跳出来矢口否认,这就是服软,就好像一个做了贼的人,被人抓了现行,被许多人指责,然后可怜巴巴的告诉大家,我是冤枉的。

  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反对派更加肆无忌惮,对他再无畏惧,而且就算你矢口否认,别人肯信吗?宫里信不信,大臣们信不信?不信,那么所谓的辩解,只会被人当作是笑柄。

  可是他也不能承认,不能争锋相对,争锋相对显然就是嫌事不够大,摆明着是要捅马蜂窝,徐谦清楚,自己一强硬,整个微妙的平衡就要彻底崩塌,而接下来,就真的是天下大乱了。

  所以他继续不作声。

  张孚敬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捋着须看了一眼徐谦,脸上露出几分似笑非笑的神情,心里不无得意,你再厉害又怎么样,还不是被老夫玩弄于鼓掌之中,夺权,靠武力是不成的,以为能用武力除掉杨廷和,就可以高枕无忧,老夫今日索性给你上一课吧,让你知道什么叫做软刀子。

  张孚敬含笑道:“诸公息怒,老夫让大家来讨论,可是看诸公的意思,显然是不肯了,不肯就不肯嘛。”他语重心长的继续道:“凡事只要商量过了,才能把事情辨明清楚,不过嘛,其实老夫亦是觉得,这事儿有点蹊跷,徐部堂此前诛杀益王,是怎么说的?徐部堂,你是不是说,这大明朝,无须摄政,对不对?可是现在,为何会有这样的言论?徐部堂,能否给大家交代一下?”

  他嘴上依旧含笑,若是这番话,从别人口里说出来,或许没有什么,可是从他口里说出来,这就真正的是图穷匕见,准备要杀人诛心了。

  这分明是直接告诉大家,这奏疏,就是你姓徐的指使的,你想做摄政王,想做曹操。

  皇家校尉固然还在宫里,可是不要忘了,这皇家校尉虽然效忠于你,也是效忠于宫中,太皇太后还在这里呢,你想怎么样?至于诸位大臣,多半大多数都已经认定了你是这件事的主谋,那么张孚敬现在问出这句话来,已经开始有加罪之心了。

  想平平安安的走出这崇文殿,只怕还真不容易。

  而且张孚敬还有后招,这只是个开头,后头还有你的苦头吃。

  所以这个时候,张孚敬有无比的自信,他已经将徐谦当作是自己的一盘菜了。

  徐谦沉默。

  他的沉默,却是惹怒了不少人,许多人愤怒的看他。

  张孚敬冷笑:“徐部堂为何不说话?”

  太皇太后王氏觉得张孚敬未免有些严厉,她心里有些动摇,差点想要为徐谦说几句好话,索性将这件事平息下去,可是旋即又想,这件事终究还是要看清楚,到底是不是徐谦指使才是关键,若当真是徐谦指使,那么问题就真正严重了。

  徐谦叹口气,道:“张公何必要步步紧逼?”

  张孚敬淡淡道:“非是老夫步步紧逼,只是老夫毕竟是朝廷大臣,是首辅,起先,老夫觉得这奏疏还有几分道理,可是现在听了诸公之词,才知道此事如此严重,既然如此,还是徐部堂把话说清楚为好。”

  徐谦摇摇头,他的目光,看向了一个人——通政使司左通政唐文龙。

  唐文龙朝徐谦点了点头,略带几分狰狞的看了张孚敬一眼。

  然后,他站了出来,平淡的道:“张公,下官有一事不明。”

  唐文龙站出来的时候,徐谦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笑容,然后他冷漠的看了张孚敬一眼,略带几分戏谑。

  该演的戏演的差不多了,既然你已经跳了出来,那么就让你见识见识本部堂的手段。

  唐文龙的突然出现,确实令人没有想到,尤其是张孚敬,张孚敬略带几分疑窦,他和唐文龙的关系不错,虽然对唐文龙突然打断自己有点莫名其妙,不过还是道:“不知唐大人所言何事。”

  唐文龙淡淡的道:“张公为何单单要那这封奏疏来说话?”

  这句话问的莫名其妙。

  所有人更是一头雾水。

  张孚敬皱眉,道:“你想要说什么?”

  唐文龙道:“今儿清早,有许多奏疏递进去,其中有不少封,都是下官亲自送去内阁的,其中一些奏疏,下官也看过,可是下官始终不明白,为何张进用的奏疏要拿出来廷议,而其他的奏疏,却是不一并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张孚敬道:“其他奏疏,都不过是鸡毛蒜皮。”

  唐文龙正色道:“张公错了,张公既然票拟了这么多奏疏,想来清早的奏疏,大多都已经过目,既然如此,又何出此言?”

TOP

0
第七百五十八章:公推

  张孚敬很糊涂,实在不明白这唐文龙要讲的是什么。不过他意识到,自己出了疏漏,这是肯定的,因为他看到徐谦看他的眼神,这是一种猫戏老鼠的神色。

  张孚敬觉得不太对劲了,只好耐着性子问:“唐大人,老夫还是有些不明白。”

  唐文龙笑吟吟的道:“张公若是不明白,何不遣人去内阁把今日的奏疏都拿来,给大家过目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唐文龙身上,大家感觉到,唐文龙所说的今日的所有奏疏,肯定是关键。

  不等张孚敬答应,太皇太后王氏淡淡道:“来人,去取。”

  “是。”

  一个太监飞快去了。

  过不了多久,提着一篮子的奏疏来。

  唐文龙道:“诸公一份份传阅吧。”

  所有人带着狐疑,尚还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越是如此,就越是好奇,这奏疏当然是一份份先给太皇太后看,紧接着又是递给刘太后,再之后递给张孚敬,依次传递下去。

  足足半个时辰,大家才传阅完毕。

  然后,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太皇太后变色,是因为不曾想有这么多人如此胆大妄为。张孚敬变色,是因为他感觉天崩地裂,感觉自己即将完蛋。至于其他人,如那礼部尚书陈新,却是老脸青一块红一块,若有所思。

  随即,唐文龙挑选了几本奏疏出来,含笑道:“这一本。也是要立摄政王的奏疏,只不过建议的却是国戚刘善摄政。这刘善乃是刘太后的兄弟,说什么只要刘善摄政。宫中才可安心。”

  “还有这一本,请立的乃是内阁大臣张公,还有这一本……”

  张孚敬脸色苍白如纸。

  他意识到,自己被人打了一个时间差,徐谦很快就得知了消息,并且立即让人上了奏疏,再联络了唐文龙,让唐文龙飞快将这些奏疏送进内阁去。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奏疏是送去的。到底是什么送去,那也只有天知道,你说你没有看,你如何证明?唐文龙完全可以说,这些奏疏是和请立徐谦的奏疏一并递进去的,既然你张孚敬看了这一本,怎么可能没有看到其他的奏疏,既然所有的奏疏都看了,为什么独独拿请立徐谦的奏疏来廷议?

  张孚敬感觉自己被冤枉了。这一手就好像他冤枉徐谦一样,唐文龙咬死了是清早送去,你能说什么?

  唐文龙冷笑,旋即正色道:“方才有人说。那份请立徐部堂的奏疏,乃是徐部堂授意,那么下官要问。莫非这本请立国戚刘善的奏疏,是刘善授意的吗?”。

  刘太后便是刘贵人。现已尊为太后,刘太后听了。脸都绿了,若是按这个说法,这简直是将自己的兄弟往火坑里推啊,她连忙呵斥道:“胡说八道,哀家那兄弟,一向顽劣,很不懂事,你若是说他爱胡闹,哀家倒也罢了,可要说他有什么图谋算计,这简直就是血口喷人。”

  唐文龙连忙道:“微臣知罪,微臣断没有这个意思。”而后他又看向张孚敬:“还有这一封,请立的乃是张公,那么微臣要问,这份奏疏,又是谁授意。”

  张孚敬感觉天都要塌下来,顿时天昏地暗,连忙矢口否认:“老夫断没有指使。”

  “这就是了。”唐文龙义正言辞道:“你没有指使,国戚刘善也没有指使,其他的奏疏都藏在内阁,为何偏偏,廷议专门议的是徐部堂的奏疏,又为何会有人说,这是徐谦指使,要陷徐部堂不仁不义,好在下官在通政使司办事,恰好又都过目了一下这些奏疏,假若没有过目,岂不是徐部堂跳进了黄河也洗不清了?”

  太皇太后王氏松了口气,误会,一切都是误会,如此看来,这应该不是徐谦蓄意为之,肯定是一些投机倒把的大臣,脑子发热,想要借机讨好一些权臣,既然不能以此来疑心张孚敬和张善,那么实在没有理由去怀疑徐谦。

  反倒是唐文龙一句话很有意思,张孚敬这个人,似乎别有所图,否则他看了这么多奏疏,其他的奏疏都藏着掖着,偏偏拿这份奏疏来做文章,这心思可想而知,到底是希望徐谦能摄政呢,还是压根就是想陷徐谦于不义。

  王氏深深的看了张孚敬一眼,张孚敬尴尬的道:“这些奏疏,老夫并没有……”

  他的处境和徐谦方才的处境一眼,就算是辩护,问题是别人信吗?你说没有看过就没有看过,就正如徐谦方才说自己没有授意一样。

  不少人看向张孚敬的脸色,带着几分鄙视,甚至一些旧党,都抛来不屑为伍的眼神。

  王氏似笑非笑,依旧看着张孚敬,张孚敬开始慌了,脸色开始变幻不定,可越是如此,就越是坐实了他做贼心虚。

  此时徐谦站了起来,正色道:“今日,我便在这里表个态吧。”

  所有人摒住呼吸。

  徐谦道:“从今而后,再有人奢谈摄政者,杀无赦,以谋反论处,无论是谁,只要敢说,敢上书奏议,都是如此。就算国法能容,本官也不能相容!”

  这句话,掷地有声,让人感受到徐谦的态度坚决,产生敬畏。

  随即,徐谦淡淡道:“再有,别人请立张公还是张善做摄政王,本官管不着,可是现在有人请立本官为摄政王,无论此人是出于好心还是歹意,这件事,本官不管,堪为人臣吗?”。

  徐谦向王氏行礼:“微臣斗胆,只怕要冲撞娘娘了。”起身之后,走向张进用,一把抓住他的领子将她提起来,道:“张大人怎么说?”

  张进用惊呆了,期期艾艾的道:“这分明是你指使我的。”

  可惜这句话,已经没有人相信,徐谦不客气,大明朝素来有官员在宫里打人的传统,一拳头直捣他的面门,大喝道:“你敢发誓,发誓若是真如你所言,全家死绝,不得好死!”

  张进用咬着牙关,疼的眼泪都出来,这个誓他不敢发,最后像是个烂泥一样:“是张公指使,是张公指使,张公说了,按着他说的做,到时候可保我平安……”

  张孚敬一屁股跌坐下去,整个人没有了血色。

  徐谦再不理张进用,回过身来,死死盯住张孚敬:“张公又怎么说?”

  “我……我……”

  徐谦道:“张公这么做,又有什么企图?这件事要不要说清楚?”

  张孚敬悲哀的发现,所有人都不怀好意的看向了自己。

  王氏已经勃然大怒,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一切都是张孚敬自导自演,唆使张进用上书,借此挑拨离间,同时陷徐谦于不义,想从中牟利。

  张孚敬叹口气,跪倒在王氏脚下,道:“微臣万死,请娘娘准微臣致使。”

  王氏冷笑:“不准!来,拿下,查办。”

  张孚敬明白,自己完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被徐谦反将了一局,不但让太皇太后对徐谦的信任更高,还搭上了自己。

  几个太监将张孚敬架了出去。

  殿中的人面露惭色,便是礼部尚书陈新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呆坐着,起身道:“徐部堂,多有得罪。”

  方才几个叫的凶的大臣也纷纷硬着头皮出来致歉。

  廷议到了这里,已经有点可笑了。不过……这个时候,陈新上奏道:“娘娘,眼下殿下还未登基,可是内阁又无大臣,宫中不能理事,内阁有是空无一人,还请娘娘继续主持廷议,这一次要议的,乃是内阁大臣的人选。”

  内阁大臣很关键,可以说大明朝可以没有皇帝,但是绝不能没有内阁,因为内阁是真正治理天下的机构,天下的大小事务,没有内阁的票拟,就办不成。

  所以陈新的提议,确实是当务之急。

  王氏点点头,毫不犹豫的道:“先让徐谦入阁罢,至于其他的人选,等到天子登基之后,再做处置。”

  徐谦却是摇头,道:“微臣不敢领受。”

  王氏只道他是客气,她也知道大臣们都有三辞的毛病,因此笑道:“你现在是众望所归,除了你,哀家想不出其他人来,你不必再拒绝了,这件事,哀家做了主,不容更改。”

  徐谦却是坚持道:“微臣无德无能,万不敢领受,况且外朝对微臣多有非议,假若微臣入阁,岂不是坐实了专权二字,微臣以为,内阁大臣的人选急不来,暂时可以由各部尚书轮流入内阁票拟,至于人选方面,可由天下人公推。”

  “公推……”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徐谦只是表面上客气一下,可是客气有客气的说辞,至少假意拒绝的人,是不会拿出其他办法出来的,而现在,徐谦居然来了个公推。

  有人一头雾水,也有人沉吟不定,更多人在暗中揣测,这个徐谦,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TOP

0
第七百五十九章:目标首辅

  面对大家的疑惑不解,徐谦道:“眼下陛下年幼,不宜政,任何人当政,首要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太皇太后所虑的那般,即有人图谋不轨的问题。

  “假若有人图谋不轨,篡取大权,独揽一身,该当如何?”

  “所以微臣以为,这大明朝既不该出现摄政王,也不该由太皇太后指派大臣入阁,而应当公推,即所有九品以上官员,以及各地举人,各自上书,择选翰林学士又或六部尚书官员一至三人入阁,谁更受天下官员或举人拥戴,便准予入阁八年当政,主持天下事务,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名正言顺,所推举的阁臣也往往都是众望所归,让这些人来辅佐天子,岂不是好?”

  太皇太后王氏虽然心思深,可并不代表她有太多的见识,她见徐谦说的好听,只是觉得很有道理。自己出面点选,终究还有不妥当的地方,毕竟自己是女人,女人摄政,也是不好。与其如此,还不如推选,自己呢,在旁监督着,只要不出乱子就成。

  倒是她对徐谦刮目相看。

  徐谦若是想入阁几乎是唾手可得,可是他偏偏拒绝,反而要求公推,其实大明朝,早有公推的制度,比如要选择内阁大臣,固然是天子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可是还是要召开一下廷议,让大家讨论,评判一下孰优孰劣,若是自己属意之人遭到太多人反对,就算皇帝想要强行让这位仁兄入阁,多半这位仁兄也没脸皮在内阁里混了,当然,著名弹棉花的刘济还有张孚敬这样的人是例外。

  只不过这一次,徐谦将所谓公推的办法扩大了一些,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天下的官员加举人,少说也有数万·数万人,几乎代表了整个大明朝的官僚阶层和士大夫阶层,这些人是大明朝的基石,可以毫不掩饰的说·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后者所谓的士大夫,就是这批人无疑。

  许多人活动开了,不少人对徐谦刮目相看,甚至连陈新,都对徐谦的敌意减少了许多,虽然明知徐谦这样做是想要缓和矛盾·可是姓徐的分明就是豪赌,好不容易混到这个地步,入阁是肯定的·可是人家偏不,偏要弄出个公推出来,而旧党的人数,显然比新党要占多数,若是公推,徐谦能不能入阁,都是未定之数。

  可以说,徐谦这是在玩火,而且玩的很认真·很有道德。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是大大的让剑拔弩张的局面缓和了不少,原本大家都要拼命了·所有人都紧张,都害怕,都在观望·都在琢磨着什么时候才好动手。

  害怕是理所当然,人都有害怕的心思,成功了还好,一旦不成功,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泥巴都没你玩的份,多半是要掉脑袋的干活。

  紧张也是情有可原·对手不容小觑啊,你面对的是猛虎饿狼·一个疏忽,就得完蛋。

  可是现在徐谦却是告诉你,算了,我们不拼命了,我们来剪子包子锤吧,谁赢了谁上台。

  于是,大家松了口气,不用拼命了,原来可以不用拼命,来解决现有的矛盾,就算到时候有人输了耍赖,但是至少现在,大家所有的心思都会投入到这个公推里,既然可以选择用其他的办法来遏制新党,尽量将旧党的人推进阁里去,再尽量的把新党的人拉下来,那又何乐不为,何苦非要拼命不可呢,而这个手段最大的益处就在于它虽然扯淡,但是某种意义来说,却避免了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用最原始的手段火拼的可能。

  好,就公推!

  徐谦既然说的是所有举人和官员,不少人有了信心,陈新为首的旧党,也觉得大有可为,可以好好的施展一番拳脚,只要旧党能把持内阁,这新政就有办法遏制住。

  陈新二话不说,站出来,道:“微臣以为,这个法子好,不过还要请太皇太后恩准。”

  有他打头,旧党们自然开始算计,自己有多少门生故吏,又有多少举人的同乡,能拉来多少份奏疏,心里却也不免跃跃欲试,纷纷道:“臣等也以为此举甚为妥当。”

  新党份子们显然有点不太乐意,只是这是徐谦提出来的,却又无可奈何。他们不乐意是有理由的,虽然直浙那边的举子多,可是整个新党,满打满算所有官员加上举人,能占天下的三成就算不错,这是很明显的吃亏,为了不让旧党把持朝纲,大家拼了命,什么事都做了出来,而现在,居然公推,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新党比旧党有一个好处,正因为新!较少,所以也容易抱团,徐谦既然发了话,大家也没什●说的,纷纷道:“臣等也附议。”

  太皇太后王氏道:“好,就这么着吧,这个法儿不错,哀家毕竟是女人嘛,你们既然都觉得妥当,拿就照此办理吧。”

  “不过。”王氏可一点都不傻,不会由下头人胡闹:“公推出来的人选,还是要报进宫来,宫里若是觉得不妥当的,该不准的还是不准。”

  这是一道保险,宫里必须拥有否决权,虽然这个否决权一般不会动用,却也是钳制朝臣的一个手段。

  今日新旧两党倒是十分难得的取得了一致,而接下来,就是商讨一些细节的问题了,这是大明朝,没有火车,交通也不便利,纵是几万人的公推,要实施也不容易。

  首先的难题就在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徐谦早有腹稿,道:“陛下即将登基,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内阁嘛,也不能一日无相,所以我的意思就是,从三日后开始,一个月之内,明日开始,立即传报天下,而后一个月内,但凡是官员和举人的奏疏递入了京师,就作数,一人公推的人选至多三人,公推最多之人,为首辅,其次为次辅,再次者为右,诸公以为如何?”

  陈新此时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按着徐谦的办法来办。

  徐谦又道:“还有,一旦推选出来的大臣,只要宫中点了头,立即入阁办公,自此之后,所有政令通达天下,若是有人耍赖,那么就只好视同造反了,这件事得先说清楚。”

  陈新果断点头:“不错,老夫也这般认为,谁若是在公推之后还敢阄事,天下人共讨之。”他最怕的就是姓徐的甩赖,其他的倒是无妨。

  其余人纷纷点头,便是同意。

  接下来的廷议,竟是一下子轻松了,至少和方才的剑拔弩张相比,现在显然有点反常,甚至有点其乐融融,虽然大家各怀鬼胎,不过面子上都很好看。

  商议的差不多了,徐谦亲自草诏,大臣们过目之后,交给王氏过目,王氏点了头,命人加盖印玺,传檄四方。

  陈新等人也松了口气,纷纷告辞出去,他们显然有许多是要安排。

  倒是徐谦,被王氏叫住。

  屏退了所有人,王氏目光复杂的看了徐谦一眼:“你这个人,真是看不透。”

  徐谦道:“娘娘看不透什么?”

  王氏笑了,道:“没什么,你是忠臣,下去吧,往后多进宫,陪哀家说说话吧,都说天子是孤家寡人,哀家又何尝不是,做太妃的时候死了丈夫,做了太皇太后又死了儿子,哎……”她重重的叹了口气。

  徐谦作揖,道:“娘娘还有中山王殿下。”

  王氏深深看了徐谦一眼:“不,除了中山王殿下,哀家还有兄弟,还有你,你是陛下最知心的人,哀家现在知道,为何皇帝视做自己的兄弟了。”

  徐谦莞尔一笑,告辞出去。

  刚刚出了宫,徐谦立即被张子麟几人拉住,张子麟放心不下啊,这日子没法过了,大家拼死拼活,为的就是让徐谦把持朝纲,到头来,弄什么公推。

  徐谦知道他们希望自己解释,所以点点头,道:“不如去府上坐一坐吧,到时我自然能给大家说个明白。”

  张子麟等人点点头,各自上轿,到了徐家,到了厅堂分宾坐下,徐谦直截了当的道:“此次公推,我必是首辅,至于这次辅,想来八成也能落入我们的手里,内阁之中占了两个,又是头把和第二把交椅,咱们合该是要当政的。”

  张子麟道:“这却未必,徐部堂莫要忘了,新党人数并不占优,甚至不过旧党三成,老夫担心的是,一旦陈新这些人把持了朝纲,迟早要对新政不利,徐部堂,太皇太后明明已经指定了你入阁,你为何不肯?”

  徐谦笑了:“我虽然提前入阁,但是我问你,以我现在的资历,将来等天子登基之后,这首辅会和我有关系吗

  如此一问,倒是将张子麟问倒了。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9 13:07